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学案【知识点拨】一、大革命的爆发1.背景:①革命爆发前,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农业属于首位,工商业发达。②在社会阶级关系上,分为三个等级,社会等级对立严重,阶级矛盾尖锐。③政府财政困难。2.爆发: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二、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大革命爆发后,制宪会议成为法国最高权力机关;取消农奴制,废除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发布《人权宣言》;制定1791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召开立法会议;1792年对奥地利宣战。三、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792年8月——1793年5月底):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推翻君主制,吉伦特派当权;召开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法军取得瓦尔密之战的胜利;国民公会通过成立共和国的决议;审判并处死国王。四、雅各宾派专政时期(1793年6月初——1794年7月):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取得统治权;雅各宾派采取措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实行恐怖政策;发布总动员会,赶走外国干涉军。五、热月党人统治时期(1794年——1799年):1794年,热月党人发动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夺取法国政权;热月党人一方面取消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一方面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1795年秋成立督政府;督政府统治时期政局不稳。六、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法国(1799年—1815年):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拿破仑上台建立了执政府;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进行了财政改革;1804年拿破仑公布了《民法典》后又公布了《商法典》和《刑法典》;拿破仑建立了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拿破仑多次与反法同盟进行战争;1810年前后,法兰西帝国极盛一时;1813年,法国在莱比锡之战中失败;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拿破仑战争具有反复辟、争霸、侵略三种性质。【方法指导】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是导致法国大革命前阶级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封建王朝的财政危机削弱了专制统治的力量,为法国大革命的成功和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创造了条件。2.通过对巴黎人民在革命中作用的分析,认识: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为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打退国内外封建势力的进攻作出了积极贡献。是人民的力量把革命不断推向高潮。3.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结果的讲述,认识: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斗争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而且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并为以后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4.通过对拿破仑上台,他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外战争的讲述,认识:拿破仑取得政权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他所实施的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大革命的成果,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但他迷信强权、发动对外征服战争,最后导致帝国的灭亡。【疑难解析】1.正确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革命战争”。(1)革命战争的双方:一方是革命的法国;另一方是欧洲的反法势力,即包括干涉法国的普奥军队,也包括从1792年开始英、俄等国先后数次组建的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2)革命战争的爆发:法国革命在欧洲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欧洲大陆上各国君主看到在法国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非常害怕法国革命会引起本国的革命。因此,十分仇视革命的法国。英国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它担心一旦法国强大起来,就会与它争夺欧洲和海上霸权。于是,英国积极联合欧洲封建君主,武装干涉法国革命,以削弱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影响。英国成为欧洲大陆反法同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3)法国革命战争的性质:1792年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革命战争开始。革命战争是法国人民保卫革命、保卫祖国、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一场正义战争。2.正确认识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战争是指拿破仑·波拿巴上台执政到1815年滑铁卢战役期间法国与其敌对国进行的一系列战争。(1)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有明显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革命成果的性质,又有强烈的侵略扩张性质。1810年以前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