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知识结构电力的广泛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__________内容新通讯手段的发明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工业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条件__________技术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条件__________新特点兴起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在德日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技术条件______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条件__________影响简况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本节重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的经济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层次分析,它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这部分内容应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垄断组织的形成,就其内容来说,它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它使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它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应让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就其能力要求来说,它需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才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这部分内容也应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体现出的不同特征,对整个世界进程产生-127-第二次工业革命了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就其内容来说,是应该让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就方法来讲,指导学生用分类、联系、概括等方法来掌握重要知识,以避免死记硬背,既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又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2.难点分析:本节难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教材的字面分析,难于深入理解其深层含义。对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由于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模式,忽略理解分析。三、经典名题1、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发展中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2000年上海高考题)⑴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各举两例)⑵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生产力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国际格局方面:⑶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解题点拨]本题第一、二两问考查的是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第三问考查的是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中国历史阶段特征,联系世界发展的趋势,从宏观方面进行归纳概括。答案:⑴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⑵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①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②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②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⑶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近代工业产生③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③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2、上海的部分交通线路上已开始使用“非接触式IC卡”,该卡应用到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持卡者只要将卡在车门口的一台机器前晃一晃,机器就能发出通过的信号。-128-(1999年上海保送生试题)请回答:⑴电磁感应现象是谁最早发现的?⑵这一发现与哪次科技革命有关?⑶这次科技革命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的?[解题点拨]本题第一、二两问考查的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