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简案一、导入新课(1’)解题:说,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马说”即说说千里马,谈谈千里马的问题。二、定向(1’)学生根据文本特点确定学习目标,教师归纳展示: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2.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字词;3.理解文章的寓意,把握作者思想感情;4.了解古代的人才观,力争做新时代的有用之才;5.背诵课文。三、导学(28’)第一环节:知名作者我来说(3’)学生说说自己收集到的关于作者的知识。教师归纳,出示材料。第二环节:经典作品我来读(5’)听范读,提示:正字音,听节奏,悟语速。请一生列出在朗读中需注意的字音,如:祗、骈、槽枥、食、石、外见男生朗读,并提出朗读要求:字字准确,读出节奏。全班齐读。第三环节:经典作品我来译(10’)出示课文重点字词,生生合作,翻译课文,要求:字字落实,译出美感(完整、通顺、符合语境)。全班共同解释重点词语,请生分段翻译,归纳段意。第四环节:经典作品我来析(10’)生小组合作,思考探究:1.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命运?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3.文中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情感?4.最能概括作者观点的是哪句话?作者只是就马写马吗?材料链接:韩愈的坎坷仕途分析:千里马→人才伯乐→赏识人才的人托物寓意食马者→不识人才的人(统治者)四、小结(3’)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检测(5’)1.文学常识:韩愈2.文章中心:文章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通过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悲剧命运,暗讽了当朝统治者的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3.翻译句子六、拓展迁移(7’)联系我们的所见所闻,思考: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