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设计第8课《多收了三五斗》教学案教学目标:1、能口述小说的情节,了解记述的线索2、阅读人物对话,感受人物的感情心理的变化3、讨论探究旧毡帽朋友“丰收成灾”的原因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一节课我们对“在烈日和暴雨下”的人力车夫的不幸命运感叹不已,今天再到江南农村感受一下“旧毡帽朋友”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无奈和愤懑。二、检查预习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这篇课文很长,是一篇小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这篇小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分别把这几件事概括出来。(主人公是旧毡帽朋友,依时间的顺序个性化设计第一部分旧毡帽朋友被迫贱价粜米的故事贱价粜米街上购物船头议论依照旧毡帽朋友的活动和场所变化为线索第二部分同样的故事在发生)(二)重点探究1、旧毡帽朋友的感情、态度在粜米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满怀希望-----群情愤激-----近乎哀求------懊丧失望2认为“丰收成灾,谷贱伤农”的原因有哪些?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洋米洋面的大量倾销(帝国主义的侵略)遍布各地的“局子”(苛捐杂税)向田主交纳地租(繁重的赋税)投机商“同行公议3、理解环境描写实写自然环境,暗指社会环境的恶劣。(三)品味赏析1、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说明了粜米的船只多,同时也体现了粜米者急切的心情,来不及挑选一个合适的位置旧急着上了岸)2、……便来到柜台前占卜他们的命运。(透视出他们希望与担心交织的心情)3、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肥皂泡美丽而短暂,刚刚出现,刹那就破裂了,表明旧毡帽朋友的希望彻底破裂)4、四顶旧毡帽从石阶下升上来……(我们好象看到了他们满怀希望,迈着有力的步子,踏着石阶往上走)(四)分析小说中的人物1、课文中的人物和我们常见的小说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旧毡帽朋友”代指江浙一带的农名。课文中用带有地域特征的外貌特点代指人,塑造了苏南一带的农民群像。2、如果课文中不采用这种写法,而是塑造一个或几个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来展开这个故事,与现在的写法相比,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小说通过这一群像的塑造使小说揭示的主题更具有普遍意义,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为宽广。四拓展延伸你在课内或课外还学过哪些写农民问题的小说?你能说出这些小说与本文的异同吗?五、课堂盘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六、当堂练习(一)填空1、《多收了三五斗》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写的,他原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他还是我国现代童话的拓荒者,如《》。2小说主人公是这篇小说是按照顺序来写的,按照为线索,主要情节是、、,通过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遭遇,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真挚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