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大道之行也》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理解课文中生词的意义和用法。2、能够流利地诵读课文。3、理解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词和常用词汇。2、“大同”的思想意义。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根据课文填空:⑴说明社会财富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⑵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⑶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得到关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是从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3、本文采用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二、展示交流:1、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本文中哪句话意思相同?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3、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三、反馈练习: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B、便要还家C、可爱者甚蕃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不独亲其亲B、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C、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D、不独子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