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三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锋面、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考点一:锋面系统和锋面气旋(《创新设计》P50知识整合P51深度思考)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特点:冷气团比较重,固定在锋面之下;暖气团比较轻,固定在锋面之下。1、冷锋:冷气团主动推动暖气团运动过境前,温暖晴朗;过境时,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降温,升压、天气转晴。(降水以锋后为主)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2、暧锋:暖气团主动推动冷气团运动过境前,低温明朗;过境时,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升温、降压,天气转晴。(降水在锋前)实例:“一场春雨一场暖”3、准静止锋:阴雨连绵。实例:华南、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问题1:1、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2、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A.都形成连续性降水B.降水都降在锋前C.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D.都属于气候系统3、下图所示四幅冷、暖锋示意图中,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4、读“锋面示意图”,该锋面自东向西移动,回答下列问题。(1)2010年1月3日衡水的大雪是该锋面系统造成的,该系统为。(2)A与C两处相比,处(填字母)气温高,其原因是。(3)此时B处天气特征是(4)此天气系统经过C地后,C地的气温(升高或降低)。(5)我国哪些天气现象和该天气系统有关?(至少列举2例)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考点二: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以下均以北半球为例)(《创新设计》P52知识整合深度思考)1、气旋:①气流辐合上升,阴雨天气;②东面吹偏南风,西面吹偏北风;③实例: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2、反气旋:①气流辐散下沉,晴朗天气;②东面吹偏北风,西面吹偏南风;③实例: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问题2:1.下列属于南半球反气旋的是()2.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3.读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北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出中心的位置。(2)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用===)低压槽(用――)的位置。(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乙地的风向是。(4)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原因是。(5)如果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A气压控制,此时应为季,我国主要吹风。全球气候变化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呈波动上升趋势考点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创新设计》P56深度思考)1、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海岸线改变2、影响农业生产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干旱加重,供水不足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国家)(低纬度国家)3、影响水循环过程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加剧旱涝灾害和水资源的不稳定性改变降水分布格局考点三: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创新设计》P55深度思考)1、人类活动⑴排放过量CO2如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⑵森林毁坏严重如热带雨林破坏,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2、自然原因考点四: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创新设计》P55知识链接)1、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等2、植树造林3、防止森林火灾4、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