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愚公移山》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愚公移山》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5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愚公移山》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5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愚公移山》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5
《第16课愚公移山》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A层)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A层)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B层)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A层)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教学难点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播放MTV《愚公移山》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同学们听后,一定被愚公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给打动了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A层)万仞()汝()魁父()荷担()箕畚()始龀()智叟()穷匮()陇断()三、诵读课文1、学生听示范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A层)示例: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3、学生分角色朗读。4、学生齐读。四、疏通课文(A层)1、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解决五、字词归纳(A层)1、通假字指通豫南“指”通“直”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亡以应“亡”通“无”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无陇断焉“陇”通“垄”2、虚词①“而”的用法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笑而止之表顺承:聚室而谋何苦而不平?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②“其”的用法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帝感其诚“他”:惧其不已也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③“之”的用法a、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以君之力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京城氏之孀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操蛇之神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心之固c、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d、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④“且”的用法副词,“将”:年且九十连词,“况且”:且焉置土石?⑤“于”的用法介词,“到”:达于汉阴“向”:告之于帝⑥“焉”的用法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语气词,相当于“呢”:始一反焉语气词,相当于“了”:无陇断焉3、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名词作状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六、特殊句式1、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2、倒装句①、主谓倒装:甚矣,(谓)汝之不惠(主)②、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③、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3、省略句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三段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词语,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二、学生速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A层)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移山要达到什么目的?(A层)明确: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愚公移山遇到哪些困难?(A层)明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移山的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4、移山的结果怎样?(A层)明确: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派夸娥氏之子移走了两座山。三、拓展探究(B层)1、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明确: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2、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明确:智叟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叟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愚公移山》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