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两种电荷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电荷2、原子结构难点摩擦起点的实质教学辅导材料与手段玻璃棒、塑料棒、绸、皮、细小物、塑料尺、验电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新课教学1.复习提问(1):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答: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答:摩擦起电。2.进行新课(1)物体带电与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演示实验:①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就是因为梳子带了电,能吸引头发的缘故。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种方法简单、常见。下面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②接触带电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演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甲接触没有被摩擦过的橡胶棒乙,然后用乙去靠近纸屑、验电羽,观察橡胶棒乙能够吸引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这说明橡胶棒乙通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进行新课小结练习板书设计胶棒挂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吸引。思考: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答: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教师总结:①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①利用带电体具有的性质来判断。演示实验: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思考此时金属箔片带什么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有什么变化?张开角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教师总结: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4)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5)正、负电荷的中和演示实验: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使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张角的变化。这个现象说明: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抵消。如果实验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量相等,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不再张开,即正、负电荷完全抵消。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举例分析观看多媒体,回答问题分析、答题接触橡胶棒甲而带了电。(2)两种电荷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