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价值一千亿的名字(第2课时)讲课教师:学科:语文课时:第二课时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物访谈这种文学形式,掌握这类文章的特点。了解科学家袁隆平的事迹,尤其是他在世界农业科学研究领域的地位。过程与方法1.体会对话访谈的方式;师生用对话的方式解读文本。2.学会利用不同媒介查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多角度、微观地了解一个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袁隆平在科学研究上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精神。2学习袁隆平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高尚品质。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了解科学家袁隆平的事迹以及他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2.学习袁隆平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他坚韧不拔的毅力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袁隆平的事迹以及他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设疑启发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袁隆平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这个科学研究的成功是怎样得来的,这背后又蕴涵着多少艰辛呢?这节课我们就结合一些问题来详细了解这位科学家的内心世界及他美好的精学生倾听学生讨论1、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神品质。探疑互动二、分析课文。1.分析第一部分:袁隆平做出的巨大贡献。(1)袁隆平的巨大贡献都有哪些?(2)面对荣誉和财富袁隆平是怎样对待的?2.分析第二部分:袁隆平多年的奋斗历程。(1)袁隆平都经历了怎样艰苦的历程?(2)作者为什么要提到袁隆平的几大爱好?这和介绍这个人物有什么关系?(3)你认为袁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谈谈你的见解。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人,他使过去亩产只有三百多公斤的水稻产量增加到五百多公斤,而他现在正在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将把亩产进一步提高到八百多公斤。为此,他在国际上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努力也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2、面对这样的荣誉袁隆平很平静,当别人问他,对他被资产评估所认定值一千亿元怎么看时,他就一笑置之。对这个问题他没考虑过,他只想着他的研究,因为要研究出超级稻,还需要一个过程,他不想为荣誉等琐事分心。学生分组讨论(1)“文革”期间受批判,被贴大字报。试验的秧苗被拔掉,几乎受到隔离审查。试验研究的环境极差。(2)袁隆平的爱好有三个:骑摩托、拉小提琴、打麻将(钻桌子)。这三个爱好第一个和到田间做试验有三、写作特点。1.导入形式独特。文章开篇以解说词的形式导入,并采用了设问的方式:“当今中国谁的名字最值钱呢?”“袁隆平是谁呢?”这样就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又点明了袁隆平的巨大贡献,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从而想了解他,走进他的生活和思想。2.访谈的结构清晰。访谈的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袁隆平的巨大贡献;二是他的奋斗历程。这两个方面通过一个小结自然承接过渡,其间穿插有关袁隆平对待荣誉、金钱的态度以及一些其他生活细节问题,这样就使整篇访谈的结构清晰明了,内容集中关,路远骑摩托可以节省时间。而后两种爱好,却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中性格开朗爱好广泛的袁隆平。尽管他对整个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绝不是一个刻板的学究,而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这几个爱好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科学家。这是为了说明他首先是一个平凡的人。(3)他是一个有奋斗目标,有人生追求的人,事业上刻苦、勤奋、执著;生活上简单朴素,从不贪图个人荣誉及金钱,而且平易近人。袁隆平是个品格高尚的科学家,他的科学实验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但他对自己的荣誉却很淡漠,袁隆平是个平凡的人,更是一个伟大的人。丰富。3.访谈的内容富有生活气息。作者访谈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袁隆平是怎样对待财富和荣誉的?例如:“人家报纸上说您这个品牌值一千亿的时候,您有没有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她有什么看法?”“您在中国国内的知名度可能没有一些歌星、影星、体育明星高,您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二是从袁隆平的日常生活入手,突出他平凡的一面,例如他的三大爱好,这样处理,使人物显得平凡亲切,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位慈祥老人一般,人物鲜活生动。解疑归类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