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大自然的语言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人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学目标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重点难点分析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学生读(学生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2、教师组织检查学生阅读效果。学生快速准确地从课文中筛选整理信息,找出屏幕上的问题的答案,准备抢答。看哪一大组的同学在抢答中答得又快又好!(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由同学们的回答可知,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四题将课文的段落标示出来。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1、自由读6--10自然段。2、回顾: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几个?(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3、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解说这些因素:杨汛桥镇中学集体备课稿电子稿教学过程设计、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我们有时还要注意说明方法,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明确: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6、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7、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过渡)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老师想让同学们结合白居易的诗,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而生动,是篇极有价值的文章。练习与作业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其中包含的知识。板书设计描述物象现象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解释逻辑竺可桢推究原因顺序阐明意义本质4、提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差异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个来讲?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教学后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