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巩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原理。2、理解平面镜成像实验方法,并能动手操作。3、根据对实验的理解,能对实验进行改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平面镜成像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理解知识点,并能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完善,掌握创新实验的过程和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实验的拓展创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难点: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完善,注意把握细节,处理突发问题。准备器材自制小灯泡两只,平板玻璃,单反玻璃,电源,插座,固定架,白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我诊断】下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1)选择蜡烛A和A'的要求是____;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应选择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为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3)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造成的;(4)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5)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以问题的形式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回顾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实验操作过程。)(二)例题讲解下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1)选择蜡烛A和A'要求是______;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运用知识点解题: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引出改善意见:用LED灯泡取代蜡烛,优点有:1,大小形状完全相同。2,发光较稳定。3,找像的位置更有说服力。)(2)应选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为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3)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实验对平板玻璃和环境的要求较高,针对此问题,可改用单反玻璃,实验现象非常明显。)(4)将手放在像A‘的位置,手指会被烧痛吗?______。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像;(运用平面镜成虚像规律解题)(5)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平面镜所成的像上下正立,左右相反)(三)拓展延伸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小明为了更好地研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下列字母形状的光源,最好的是______(F形状LED彩色光源最好)2.小明在寻找灯泡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灯泡____(选填“A”或“B”)这侧3.实验过程中,小明无论怎样移动灯泡B,都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什么?(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找出改进措施。)4.做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后,小明展开了联想:为什么小轿车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让学生体会生活处处皆物理,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四)归纳和创新学生在平时试验中,存在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和完善的?不能解决的,请同学和老师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