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移情与象征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移情、象征两种表现手法进行深入的总结。教学难点:品味美文或诗作,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表达。教法选择自主探究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学生熟读本单元所学习课文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谈话导入:在作家笔下,树是有感觉,感情,生命的,是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或者代表着某一种精神。草木本无情,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草木上,这叫“移情”。在所描述的对象上寄寓自我的某种精神,叫做“象征”。今天,我们这节课就围绕这两种表现手法开展一些活动。二、学法指导(2分钟)对学生先进行学法指导。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14分钟)1.学生自主了解“移情”作用。2.“大千世界总关情”活动设计:大千世界中,物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一旦走进人的感情世界,物便“皆着我之色彩”。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臆于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样。有时候形象的语言既能概括事物的特点,同时也能饱涵着无尽的韵味和哲理。或褒或贬,或讥或讽,或劝或戒,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反思。请从大千世界中选取一事物,仿照下面例句写一条。以学生成长的感受,结合单元学习特点,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投影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步骤及方法,并做简单说明。投影出示练习题组织学生交流。聆听教师的激趣引入谈话,集中精神,产生学习新课的欲望。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明白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特点,掌握完成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方法要领。学生以选择所学的课文,四人交流举例:眼睛——只能看到别人的一切,唯独看不到自己。——连沙子都不容的地方,才是最圣洁的地方。苹果——寻找千年,发现真正的知己是牛顿。牙膏——每一次成功都是在别人的挤压下完成。可供选择的比赛题目如下,答案不统一,教师可补充讲解。飞鸟,蜗牛,胶水,茶杯,大海,棉被……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深化主题只有主题深刻,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引导读者领略美的旨趣。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相似联想,把写作内容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来,用原先所写的那些特点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从而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刚学过的茅盾的文章《白杨礼赞》就是很好的一例。4.在什么情况下适宜用象征手法呢?(提示:一种情况是,生活里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又有深刻的意义,但一时又不易讲清楚,这时不妨用象征手法。比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作者以松树为象征,通过它要求于人的甚少而贡献给人的很多这一特点,生动地阐明了共产主义的高尚风格。文章深入浅出,寄意深远。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于是便采用象征手法。如鲁迅的小说《药》,结尾处写到夏瑜坟上的花圈,就是作者当时不直说的内容:虽然夏瑜死了,但自有怀念他的同志会接替他把斗争继续下去。夏瑜坟上添个花圈,象征革命的力量是扼杀不了的)。由此可见,作文构思技巧中的象征能深入浅出地表达精深的意蕴,常常能收到饶有意味的审美效果。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能使你的文章意味深长。四、检查自学效果(6分钟)指导学生写作训练:1.阅读书上的例文《秋树》和即兴发言片段,交流阅读的感受。2.模仿书上对《秋树》的点评,试着对《小草》进行点评。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16分钟)指导学生总结学习重点。出示例文,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思考,总结归纳写作技巧。组织学生就自己所知道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文作交流,巡回指导,照顾中差生,以鼓励为原则.投影出示《小草》出示写作要求,并强调写作训练的目的。交流前选好记录员,交流后推选好交流代表。自主阅读老师出示的例文,体味、讨论其移情与象征的特点,交流、评价,举手回答。小组内阅读、交流,加深理解。教师指导学生课堂写作实践。作业设置完成并互改作文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