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1/7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2/7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3/7
第21课《醉翁亭记》教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4.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操。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展示(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环滁()琅琊()林壑()辄醉()弈()者胜穴暝()伛偻()酒冽()山肴()野蔌()觥筹()阴翳()(三)、注意理解下列加横线词语的含义。1、环滁皆山也2、林壑尤美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4、山行六七里5、峰回路转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7、名之者谁8、太守自谓也9、饮少辄醉10、醉翁之意不在酒1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3、云归而岩穴暝14、晦明变化者15、野芳发而幽香16、佳木秀而繁阴17、风霜高洁18、至于负者歌于途19、伛偻提携20、泉香而酒洌21、杂然而前陈者22、宴酣之乐23、非丝非竹个性化教学设计24、觥筹交错25、颓然乎其间者26、已而夕阳在山2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二、合作探究(一)、齐读课文(二)、疏通全文大意。(三)、指导学生研读第一段.1、解释加点词语,学生质疑。林壑尤美(尤其)蔚然而深秀者(幽深)名之者谁(给……命名)2、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3、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四)、学生自读第二段,教师点拨。要点:1、炼字:开、归、暝、发、秀、高、洁、落、出、乐。2、.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分三层。(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4.背诵此段。(五)、研读第三段。1.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2.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3.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⒋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⒌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个性化教学设计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⒍背诵此段。(六)、独立阅读第四段。1、先朗读(勾划出山间夕照的起止句),后分析,再背诵。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3、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醉翁亭记》教学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慧源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