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4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4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4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教案一、学习目标1、再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A)2、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品味、积累语言;(B)3、学会长短句式相结合运用。(C)二、教学重点: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三、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四、教学课时:两课时学法设计:以学生自学为主,自行解决生字、词。品味语言时,也以学生自找喜欢的词句,或互相质疑,解答为主。为了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与节奏,师组织活动:学生朗诵比赛,教师指导,点评。其余由学生自主评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再现:长征的路线:瑞金→乌江→赤水→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岷山→陕北(1935.10)二、介绍《组歌》的创作背景简介背景:作者萧华,江西人氏。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三、正音、正字、释意⒈正音皑()黔()毡()草毯()扎()2释意调虎离山:千锤百炼:四.朗读歌词,体会情感听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选段:《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五、释疑:㈠《四渡赤水出奇兵》齐读⒈红军面临的困境有哪些?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B)⒉对这些困境的渲染有什么作用?(为后文突出红军的神勇作了铺垫)(B)⒊课文中是如何表现红军的胜利的?(B)⒋读了本文后,你们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B)六、比较本课与《七律长征》语言上有何不同?(讨论交流,若时间不够可视为课后作业)提示:本课内容是歌词,通俗易懂;《七律长征》中的语言艺术化、较深刻,需要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体会红军长征精神。(C)第二课时一、情境过渡: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之后来到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即雪山)和荒芜人烟、危机重重的草地。如果说前面的困难靠智慧克服,那么下面他们要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学生讨论交流发言)二、授新课⒈读《过雪山草地》,红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B)⒉问:怎样克服的?靠什么?(B)⒊如果要造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的纪念碑,请你在碑上写一句话,你会写什么?(B)三、比较阅读(C)⒈比较一下两首歌词的异同⒉两首歌词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异同?这样的比较有什么好处?⒊两首歌词在句式上有什么特色?⒋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又有哪些特征?语言精炼形象(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四.拓展延伸,合作探究活动目的:更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活动形式:朗诵比赛活动准备:先听录音,再自由朗读,选出一名主持人,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其余同学作为裁判。活动过程:⒈主持人报幕2.按小组顺序,依次朗诵3.裁判简评4.评出等地六.布置作业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各人谈谈看法。(整理成文)(C)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