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新人教版课前预习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2、朗读并感受文章的状物抒情的写法。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恹恹欲睡,纵横决荡,直挺秀颀”等常用词语。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3、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4、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文章状物抒情的写法。评价任务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把握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小白杨》“一棵呀小白杨,站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在边疆、、、、、、”这是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唱响大江南北,白杨树只是一种普通的树,然而它坚强挺拔,力争上游,不屈不挠,让多少树相形见绌,令多少人肃然起敬。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在北方,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多媒体展示白杨树画面,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1、检查预习情况,扫除阅读障碍。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恹恹欲睡()虬枝()婆娑()秀颀()(Yíndǐyānyānqiúsuōqí)2、相关的写作背景及文学常识。作者简介:茅盾,著名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集《春蚕》、《林家铺子》文学常识:《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速读课文1茅盾笔下的白杨树是一种怎样的树?用“白杨树是的树”的句式表达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白杨树是不折不挠、对抗西北风的树。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白杨树是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树。2.再读全文,请学生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教师点拨:这句直接的抒情,也就是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用赞美,歌颂的语调为全文奠定了基调。注意这种开门见山的手法。)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教师点拨:强化情感的力度,不是感性的描绘,而是再次直接赞美,并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疑问:“不平凡”究竟表现在哪里。)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3、白杨树的种种特征,可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是哪一句?请快速找出来。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4、“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文中反复出现这句话,白杨树的“不平凡”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象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5.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三、精读论辩,合作探究1.学生思考问题: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如何知道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交流讨论。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