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噪声产生的原因噪声的等级。突破难点的措施:从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讲清噪声产生的原因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教学用具: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相机、电视。1复习提问:(1)声音的三个特性(2)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2.导入新课。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关于噪声,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同学们有很浓厚的求知欲,这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3.授新课请同学们阅读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师生交流师]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请同学们观看“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录像,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___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声强为___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____dB。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师]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阅读26页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4.课本图1.4-4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生]阅读并展开激烈的讨论。[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师生共同活动:问题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问题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问题3: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发声处减弱噪声)。(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3.噪声的危害。4.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四、布置作业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动课上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细,采取的措施更好。板书设计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2)阻断它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