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3 耳和听觉》教案VIP免费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3 耳和听觉》教案_第1页
1/3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3 耳和听觉》教案_第2页
2/3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3 耳和听觉》教案_第3页
3/3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3耳和听觉》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3.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教学重、难点]耳的结构[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耳的结构(1)图片显示“耳的结构”,逐一让学生认识各结构名称;(2)学生填写P11图1-23耳的结构;(3)教师总结:耳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4)听觉的形成:耳蜗内的感受器接受声音的刺激,产生兴奋,有听神经(位听神经)将之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5)讨论:“失聪”的原因有哪些?①传导性耳聋:鼓膜破裂、听小骨损坏等②神经性耳聋: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损伤等(6)位觉的形成:半规管内的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产生兴奋,由位神经(位听神经)将之传导到大脑皮层的位觉中枢产生位觉。2.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一系列实验观察和探究,明确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意义和决定因素。2.通过对动物间发声范围和听觉范围的比较,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基本知识。3.通过对不同类型声音的认识,掌握乐音和噪声的区别,理解防止噪声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音调的概念和噪声的防止,难点是对频率的理解。[教学过程]新课教学1.音调与频率【学生实验1】用笔划梳子,快慢不同,声音不同。引导学生说声音的调有高、低之分。这个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师: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物体在1秒钟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1赫兹=1次/秒从实验中我们发现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学生实验2】用尺子在桌边做振动发声实验,体会频率与音调的关系超声波:大于20000Hz次声波:小于20Hz师:超声波和次声波还有其他许多作用,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有关书籍增加知识。2.响度与振幅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和远近有关师:如何区分音调和响度呢?(声音播放):牛叫声和蚊子叫师:比较牛叫声和蚊子叫,请大家区分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音调和响度不是一回事,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不一定音调高。3.音色(音品)课内游戏:请一位同学上讲台面向黑板听下面同学发声,猜一猜他是谁。师:为什么这位同学能猜出发声同学是谁?生:因为熟悉同学了师:熟悉同学的什么?生:声音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特点,我们把这种声音的特征叫做音色(或音品)。声音的特征叫做音色(或音品)。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思考题:1.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哪个响度大?哪个音调高?2.请举出两个响度不同的声音。3.请举出两个音调不同的声音。师:这些声音的波形非常有规律,我们把这种声音叫做乐音,也可以理解为使人感到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有些声音杂乱无章,使人听了烦燥不安,我们把这种声音叫做噪声。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有关噪声的知识。三、巩固新课:完成课本练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3 耳和听觉》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