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点题卷一(精选)[单选题]1.引起红色浆膜腔积液的原因,应除外A.创伤B.结核C(江南博哥).恶性肿瘤D.穿刺损伤E.化脓性胸膜炎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恶性肿瘤、结核病急性期、风湿性疾病等可产生红色浆膜腔积液。[单选题]2.关于双波长测定不正确的是A.次波长一般要比主波长小100nm左右B.双波长可以消除部分来自标本的非化学反应干扰C.被测物在主、次波长处的光吸收值应有较大的差异D.干扰物在主、次波长处的光吸收值应尽可能的接近E.以主波长减次波长计算吸光度值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次波长一般要比主波长大100nm左右。[单选题]3.布鲁菌感染的发热类型是A.稽留热B.波浪热C.弛张热D.低热E.间日热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布鲁菌感染患者热型呈波浪热。[单选题]4.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肌酐不会受到下列哪种物质的影响A.丙酮B.丙酮酸C.叶酸D.乙酰乙酸E.尿素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Jaff6法主要缺点是特异性差,血中丙酮、丙酮酸、叶酸、抗坏血酸、葡萄糖、乙酰乙酸等都能在此反应中呈色,因而被称为“非肌酐色原”。[单选题]5.参加沉淀反应的抗原可以是多糖、蛋白质、类脂等,但其物理性状必须是A.可溶性的B.颗粒性的C.不溶性的D.脂溶性的E.粉末性的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双向扩散试验是抗原抗体在琼脂内各自向对方扩散,在最适当的比例初形成抗原抗体沉淀线,再根据沉淀线的位置、形状及比对关系,对抗原或抗体做出定性分析。[单选题]6.专性需氧菌经人工液体培养基培养后,可观察到的生长现象是A.液体表面形成菌膜B.液体底部有沉淀C.液体变色D.可闻到腐败性的恶臭E.液体分层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专性需氧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因生长代谢时需要氧气,故呈表面生长,常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膜。[单选题]7.关于室间质量评价,错误的是A.室间质量评价是由本实验室以外某个机构来进行的B.没有进行室内质控的实验室也可以参加C.室间质量评价不能代替室内质控D.室间质量评价是为了提高实验室常规检测的准确度E.在我国室间质量评价是由各级临检中心组织实施的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没有进行室内质控的实验室不可以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单选题]8.哪种方法不用于HBsAg常规检测A.金标记免疫分析B.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D.微粒子酶免法E.ELISA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所用化学发光剂(吖啶酯)发光为瞬间发光,持续时间短,所以临床较少应用。[单选题]9.磷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B.肠道C.汗液D.唾液E.胆道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血磷的代谢。[单选题]10.不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是A.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N60%B.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C.原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N15%D.大多数病例为B细胞异常增生E.血涂片中篮细胞(涂抹细胞)增多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5%。[单选题]11.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是A.1000〜1200nmB.800〜1000nmC.600〜800nmD.400〜600nmE.200〜400nm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紫外线灯的波长范围是200〜400nm。[单选题]12.有关血液分析仪对WBC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国产仪器主要采用电阻抗法B.激光技术广泛用于仪器对WBC的分类C.细胞化学染色也可用于仪器对WBC进行分类D.经溶血剂处理后的WBC,其大小、形态可能发生改变E.对幼稚细胞能精确分类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不能对幼稚细胞精确分类。[单选题]13.导致高血钾的因素有A.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B.碱中毒C.慢性消耗性疾病D.大面积烧伤E.呕吐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高血钾原因有:输入钾过多,排泄障碍,细胞内钾向外转移,如大面积烧伤。[单选题]14.自然情况下,以人类为唯一宿主的病原性球菌是A.葡萄球菌B.丙型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淋病奈瑟菌E.肠球菌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人类是淋病奈瑟菌的唯一宿主。[单选题]15.某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ANA(+)、抗dsDNA抗体(+),进一步行抗ENA抗体谱检测,抗Sm抗体(+),抗RNP抗体(+),则该患者实验室诊断为以下哪种疾病A.RAB.SLEC.ssD.CTDE.PM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是SLE的标志抗体。[单选题]16.防止对某种食物再次过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