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市长》课题《陈毅市长》课型新授执教者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陈毅市长〉选场》的矛盾冲突;2.学习剧作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3.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剧本,尝试进行舞台表演;4.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运用图片、视频素材等多种手段进行辅助教学;5.感受陈毅市长政治家的胸怀和人格魅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把握剧情的矛盾冲突,欣赏个性化的人物语言;2.难点:理解两人之间矛盾冲突的转化过程;咀嚼其中蕴涵丰富的语句。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个性设计(体现教、学法设计及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后记(书写教学过程感受,提出调整意见)一、导入(课件展示诗歌)我们以前学过陈毅写的这样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首平实质朴的诗可以说是陈毅一生高尚人格、曲折人生的真实写照。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近陈毅,领略这一代军事家、政治家的风范。二、简介背景(见课件)话剧《陈毅市长》是当代剧作家沙叶新于1980年为纪念上海解放30周年而创作的一部优秀话剧。上海,是1949年5月27日解放的。我们所接管的上海是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一个烂摊子:工厂大半倒闭,商店纷纷关门,失业人口剧增,又面临断粮、断煤的威胁;帝国主义对我们施行海上封锁,敌机不断偷袭轰炸,暗藏特务破坏捣乱;社会秩序混乱、垃圾成山……帝国主义曾预言共产党要“烂在上海”。陈毅身为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依靠上海各阶层群众的支持,采取恢复生产和发展生产的方针,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使上海的局面有了根本的改观。帝国主义的预言彻底破产了。课文部分是全剧的第五场。前一场陈毅视察百货商店,发现盘尼西林短缺,不法商贩趁机抬价,百姓无力购买。于是陈毅决定要办药厂,从而引出“夜访齐仰之”这场戏。以陈毅诗句导入,介绍陈毅。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速读课文,找出戏剧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部分。2.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段落大意。合作探究1、思考在这场戏中,陈毅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2、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三、速读课文,理清情节1、陈毅夜访齐仰之容易吗?他遇到了哪些难题?又是怎样被解决的?(总领全堂课的一个大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2、陈毅请齐仰之出山不容易。这场戏情节的发展可谓是波澜迭起,一波三折。“没有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①本课的矛盾冲突是哪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学生回答(陈毅和齐仰之之间的冲突)②他们的矛盾在哪儿?学生回答(即陈毅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与齐仰之不问政治、闭门治学之间的矛盾冲突。)3、学习第一部分—进门难①陈毅和齐仰之矛盾冲突的第一个回合是怎样的?(听录音2-24段)②在第一个回合中,陈毅访问齐仰之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进门难。)③齐仰之是闭门谢客,请帖请不来齐仰之,陈毅便亲自夜访,亲顾“茅庐”又吃了闭门羹。陈毅如何破解这第一难?学生回答(如学生回答有困难,可引导:改日再来?这不符合陈的性格。他是怎样说的?“我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真是快人快语。在再次按响门铃仍然不开的情况下,陈毅索性将手指一直按在门铃上,陈毅不达目的不罢休,坚持按门铃,破了齐的恕不接待之例。)4、学习第二部分—说服难①虽然进了齐家的门,但陈毅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什么困难?又是如何破解的?请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25—61自然段②学生回答(谈话难)③如何破解这一困难的?学生回答,如有困难可提示:齐仰之得知来访者是陈市长后,虽然让他进去了,但却一再强调是“闲谈不超过三分钟”,显然这是给谈话竖起了一起“闸门”。陈毅口头也答应绝不多打扰,心里却盘算着如何打通这道“闸门”。他并不急于谈工作,而是从他的房间谈起,针对齐住房的简陋,他引用了《陋室铭》,(学生齐背)这是3、陈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一矛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毅和齐仰之各自什么样的个性?1、为了解决请齐仰之出山这个主要矛盾,陈毅必须先解决哪两个小矛盾?2、陈毅用什么方法解决了第一个矛盾?从中可以看出陈、齐什么个性?3、陈毅又用什么方法打破三分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