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教案第二课时孟浩然木落雁南飞,北凤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翻译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汀秋水--江寒。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谐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揖,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翻译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淼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朦朦接连天空。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赏析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诗前半首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首即景生情,打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入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卑不亢·十分得体。"气蒸去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笔力千钧,千古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