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2VIP免费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2_第1页
1/3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2_第2页
2/3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2_第3页
3/3
伤仲永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解释文题。二、学生阅读课文,疏通字句,理清结构。1.根据注释默读课文。掌握下列字的读音:隶扳谒称泯耶掌握下列加点字的含义:父异焉书诗立就邑人奇之宾客其父或以钱币利其然环谒泯然受于天固众人伤仲永说明:强调词性活用的情况。完成练习题三。2.齐读课文。①完成练习题一。说明:教师先读文中需要注意停顿的句子。②理清课文的写作层次和表达方式。第1、2段写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为什么伤",采用记叙的形式。第3段写作者阐明的观点看法,即"伤什么",采用议论的方式。三、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2.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3,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四、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可从两方面体会: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六、课堂练习。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来。(不与作者的观点雷同。)七、布置作业。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400字左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