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3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3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3
《第19课创造学思想录》教案【学习目标】:理解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特点,认识创新对人类的巨大作用。BC【课前准备】:1.解作者,读《创造学思想录》全文。AB2.集有关创造的故事或道理。AB【教学过程】:第一课时a.导入课文1.关于创造的故事故事一:某公司招聘推销员,考题是向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人一把梳子也没能推销出去,因为和尚显然不需要梳头发的梳子;第二个人推销出去了一把梳子,他劝老和尚用这把梳子来梳胡子;第三个人居然推销了一千把梳子,他说动寺院用这梳子赠给香客以保佑他们。这第三个人当然被录取了,并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故事二:以鞋类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某体育用品公司打算到非洲拓展市场,市场调查人员甲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子,鞋子在那里没市场。”市场调查人员乙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还没有穿鞋子,那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鞋子市场啊!”最后该公司毅然到非洲拓展市场并取得了成功。2.说你所知道的创造的故事。3.结合故事,谈谈你所理解的创造。b.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作者表达的观点。A2、把无法理解的片段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BCc.深入探究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下面的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亚历山大。(2)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3)在飞机场上看时装的人。(4)建筑师。2.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中的“箱子”指什么?A3.“看到画面之外”的“画面”在广泛意义上指什么?BCd.作业摘录文中隽永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体会。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品味语言(1)本课的语言特色:生动形象,隽永含蓄,发人深省。具体表现在:①运用比喻。②运用小故事来说明。③生活实例,典型生动。④多引用名人名言。⑤多用设问句。(2)运用你的智慧,给八个片段换标题(可用诗歌、成语、俗语、广告语等)。2.写法探究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小组讨论,集中交流。3.补充拓展结合下面材料,同学们认为要有所创造,还必须有哪些思维或品质呢?材料一:老师把蚯蚓放在讲台,让学生仔细观察几分钟,然后看谁能把蚯蚓得特点说得最完整:一个孩子说:“我看见蚯蚓没有脚,可是能爬。”老师说:“好”。一个孩子说:“那不是爬,是蠕动。”老师说:“你说得更好。”一个孩子说:“我发现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老师说:“你观察很仔细。”一个孩子说:“我尝了尝,蚯蚓是咸的。”老师说:“我不如你,你很勇敢。”一个孩子说:“我拴一根线,把蚯蚓吞了下去,又拉出来,我发现它还活着,说明它生命力很强。”老师站了起来,很严肃地说:“你真了不起,我应该向你学习,勇于为科学献身。”材料二: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卢瑟福一天深夜,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试验,便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试验。”卢瑟福不仅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早上呢?”“也在做实验”,卢瑟福大为恼火,批评道:“你一天到晚的在做试验,什么时间来思考呢?4.作业:生活中处处有创新,试写一篇小短文,用实例、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用一句话概括短文主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