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第1课时)讲课教师:学科:语文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诗文意思,把握诗文情感,背诵全文2、积累优美词语、句式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注释,把握全文意思,理解全文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吸收古代散文优美文学特质的基础上,体会李白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体会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2、积累体会文中的优美词语与句式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积极昂扬的情感特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一、设疑启发:回顾之前学过的李白诗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问题1:如何理解“烟花”一词?)前面我学的都是李白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李白的文章,看一下李白的文笔如何。展示幻灯片,让学生辨认画中人物,引入作者李白。时间分配:5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二、探疑互动:初读课文,理解文意1.首先,请大家听朗读录音。2.请大家齐读课文,感受文章。3.疏通文意4文言句式采取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理清文章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找出来,跟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下面按照这样的步骤: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①通假字: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②古今异义: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文时间分配:15分钟时间分配:10分钟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群季俊秀(古义,弟弟今义,季节)③词类活用: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①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②状语后置:阳春召我以烟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5文中典故: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②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③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6.尝试着翻译课文:天地,是万物的旅社光阴,是百代的过客。而虚浮的人生像梦幻一样,能有几多欢乐?所以古人掌灯夜游,是有道理的。况且和煦的春天以绮丽的景色在召唤我们,大自然又提供我们如此灿烂的文采。我们集会在这桃李芬芳的园里,畅叙天伦间的乐事。诸位贤弟都是俊才秀士,个个比得上谢惠连,只时间分配:5分钟三、解疑归类:有我所吟咏的诗,有愧于谢康乐。寻幽探奇尚未已,纵兴的高谈又转而成为会心的清论。敞开琼筵于花丛之中,飞动羽觞于明月之下,没有好的诗歌,怎能表述我们风雅的怀抱?如果谁写不成诗,依照金谷园的旧例,罚他饮酒三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李白的这篇序言记叙了他和堂弟们相聚桃园饮酒赋诗的情景,实际上是抒情散文,字数少篇幅短,但抒发了他清新潇洒的风格。李白擅长以骈句筑文,本文也不例外。他用流畅自然的笔触,写下r这篇千古名作。他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曹操“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有相似的豪迈之处,更能表现出李白特有的那种高傲蔑俗、放荡不羁的性格。学生总结,教师归纳。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查找存在的问题。时间分配:5分钟时间分配:5分钟四、查疑落实:朗读课文板书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1.文体2.李白3.重点词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