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添花——用精彩的语言记下心中的美》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引领学生欣赏美,感悟美,结合学生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名家范文的写法,美化自己的语言,抒写自己内心对美的独特感受。(二)教学对象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四五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也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好学好问并富有幻想,个性张扬,有自己个人的见解,创新和拼博精神较强,充满活力。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经济状况和家庭生活都有很大提高,现在的孩子都有过旅游、参加各类活动的经历,书籍、电视、电脑也丰富孩子们的见识,老师用多媒体展示的“美景”、“美事”、“美物”的图片或视频,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回忆、联想或想象,挖掘出写作素材。通过范文的引导和启迪,老师再授之以方法,应该能激活学生的写作状态,得到作文指导的目的。“记下心中的美”,难点不是“记”下美,难点在于语言的生动优美和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本节课重点指导润色语言的方法技巧。(三)教学环境分析本节作文课,要带领学生欣赏美、感悟美,学生又不能走出校门,只能利用媒体资源,所以选择在多媒体教室里完成教学。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提高对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教给学生锤炼词语和巧用修辞的方法,用精彩的语言记录美。(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美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认识美、感悟美,说出自己心中的美,再通过课本美文中用词、修辞的范例,教给学生润色语言的方法,最后用学到的方法抒写片段,记录心中的美。这其中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触动,交流共享,在美的熏陶下,写出美文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智力需要情绪的唤醒与激活”,本节课通过老师展示的风光美、人性美、精神美等,同学说出的奉献美、拼搏美等,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奉献爱心等健康向上的情感,使同学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审美情趣。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美,教给学生锤炼词语和巧用修辞的方法,用精彩的语言记录美。(二)教学难点:能准确精当地运用动词形容词,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来抒写心中的美。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锦上添花——用精彩的文字记下心中的美一、打开窗扉欣赏美(老师展示各类典型的美的图片,或者播放美好的视频资料)二、点亮心灯感悟美(在欣赏美的基础上,请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美,并能了解美的类型)三、激扬文字记录美(通过教材锤炼词语和运用修辞的范例,引导学生润色语言抒写美)(二)教学环节设计1.诗意导入:打开第一张幻灯片(宁静优美的夜空),有位诗人说,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一个人一段情,繁星满天;一句话一片爱,爱心点点;一件事一种美,美在身边……请同学们打开窗扉,一起去欣赏美吧。2.漫步美苑,老师用多媒体展示黄山风景、海市蜃楼、世博园馆、影视阿凡达、校园生活片段等,用“美”的资源唤起学生的回忆,也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个环节中出示美的画面时,还引导学生用美好的词句给画面起名字,跟本节课锤炼词语运用修辞美化语言机紧紧相扣。3.说美悟美,欣赏完老师眼中的美,同学们一定能受到启发,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心中的美。学生们可能会说出许多的美景美事,教师应该有针对的点评和归纳。4.范文引路,用课本上用词典范的例子,教给学生润色语言的方法。(1)锤炼词语:①精心打造动词:《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蹲”、“伏”、“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后捕鸟的一系列动作的描写;《社戏》中看戏出门,小伙伴们开船的动作描写等。②准确使用形容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景物描写:“碧绿”、“光滑”、“高大”、“紫红”等;③巧用叠词:《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2)巧用修辞,以《紫藤萝瀑布》为例,结合《春》、《安塞腰鼓》等课文,学习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各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情达意。5.激扬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