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3、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4、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5、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教学重点诵读,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联系背景材料,深透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课型:讲授课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近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探访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二、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疏通字词:黝黑(Yǒu)滞留zhì愚钝dùn禁锢gù轩昂xuān犀利xī侏儒rú尴尬gāngà炽热chì粗制滥造làn藏污纳垢gòu颔首低眉hàn诚惶诚恐huáng黯然失色àn广袤无垠màoyín酒肆sì一绺liǔ长髯rán鬈发quán胡髭zī穹顶qióng蒙昧mèi面目可憎zēng屏住bǐng锃亮zèng甲胄zhòu粲然càn意趣盎然àng刀鞘qiào粗糙cāo气宇:气概,风度。禁锢:束缚,限制。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座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广袤无垠:广阔无边。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怀疑的。2、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1---5段主要写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6---9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四、探究课文第一部分学生自由诵读第一部分,思考:1、找出文中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貌给人的总体印象的语句。“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2、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试说说其作用。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不仅使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而且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3、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发肤、鼻子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须发:“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鼻子:“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平庸而丑陋”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同时也暗示了托尔斯泰的不平凡。4、读了这一部分,你认为托尔斯泰的相貌怎么样?托尔斯泰长相粗鄙,他多毛,浓胡须,身材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