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能通过阅读课文,说出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A2、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言行表现品质的手法。A3、领会各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归纳文章主旨。B4、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能说出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B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学习鲁迅先生散文《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试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回忆儿童时期的生活。这一篇回忆青年时候东渡日本留学生活片断,写于一九二六年,写的是青年时候的事(一九○四年)。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照片和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任教的照片,使学生加深对“朝花夕拾”的理解。这篇文章如作者自己说,“记忆中抄出来”的。(出示文题、作者)2、结合预习了解作者,组织学生回顾鲁迅及其作品。参考: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教师补充: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二、速读全文,把握文章结构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A提示:找出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的关键词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全班交流。(请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参考:第一部分在东京第二部分在仙台第三部分离开仙台之后)三、抓住文章主要部分,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主旨B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也就是文章的第二部分)。根据提示,完成表格。(要求学生概括回答)表格老师课前印发好参考:藤野先生主要事件人物言行思想品质(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模胡旧外套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生活俭朴添改讲义“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骨学、血管学、神经学。”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画。””要求严格关心解剖实习“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总要看一看才知道…………”求实精神在结合人物言行分析人物思想品质时,除了在文中找到依据外,还应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阐述。2、课文标题是《藤野先生》,可除了藤野先生外,我们还能在作品的字里行间看见另一个人物,那就是作者。你能找到作者经历的事件和心理历程吗?A根据提示,完成表格。(要求学生概括回答)表格老师课前印发好作者经历事件心理历程离开东京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失望厌恶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受到优待“物以稀为贵”,对优待不以为然“匿名信”事件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电影事件痛心于国民的麻木不仁,告别先生弃医从文,另寻救国之路保留讲义、挂相片怀念藤野先生,继续战斗3、理解课文的主题《藤野先生》主要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还是写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历程?小组交流,找出依据。全班交流,教师点拨(主要让学生如何理解那些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参考: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叙述的焦点应该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应该是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的,不应是以描写藤野先生为主,表现的却是“我”的某种思想,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第二,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