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之图表类课题图文转换之图表类教学目标1.了解图文转换题的考试方向。2.掌握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步骤。3.根据题干要求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连词成句。重点、难点1.掌握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步骤。2.根据题干要求把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连词成句。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具学具及多媒体使用情况多媒体PPT教学环节课前准备:一.考点说明考试内容:(一)积累运用之“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二.考点解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考语文对考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也逐渐深入,命题者往往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对考生的创造性能力进行检测。在此大背景下,“图文转换”题型应运而生。“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题的新宠。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中,你见过下面的题型吗?(PPT展示)二、讲授新课1、考纲解读“图文转换”就是根据图表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挖掘隐含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中的“图”包括:1.图画2.图表2、图文转换(图表类)试题考什么?.介绍内容介绍图表相关内容,传递图表的信息.结论推断根据图表内容,概括总结合理的结论.提出建议根据图表,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3、读懂图表——规范答题怎么解答图表类题?例题探究1: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方法指导:图表题说到底其实就是材料分析题的变型,我们依旧可以按照“对象+怎么了”的模式进行解读。第一步:找出叙述对象第二步:对对象进行描述(怎么了)方法1:横读竖读看对象,比多比少抓变化例题探究2:由图表可得出怎样的结论?方法指导:找叙述对象时,关注表头标注。在找到叙述对象后,抓描写的主要部分。方法2:表头标注仔细看,比较分析作归纳小结:方法:横读竖读看对象,比多比少抓变化表头标注仔细看,比较分析作归纳思路: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表头和表脚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明确: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答案的主语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如表程度范围的“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约几成”等。三、当堂练习规范答题1、PPT出示习题学生当堂做师生交流解题过程2、挑战《名师A计划》四、课堂小结解题思路:介绍内容弄清考点结论推断提出建议横读竖读看对象,比多比少抓变化读懂表格表头标注仔细看,比较分析作归纳符合题干要求规范表达力求用语准确合理归纳结论板书设计图表----------------文字1、对象2、比较(怎么了)3、用词4、规范教学反思:板书设计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人物:于勒中心:揭示金钱关系“我”呼吁亲情回归菲利普同情小人物教学感悟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具体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主题思想,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但上课不足之处:上课时间安排分配较不好;学生的活动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建议:多让学生说教师做好穿针引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