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二)课题课型新授课基的于教学学情目与标课设标计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知道植物无性生殖的基本方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教学、动手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植物生殖过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无性生殖的基本方式。2、难点:嫁接的操作技能。课堂教学三个核心设计核心提问1、低等植物是怎么繁殖的?2、被子植物能进行无性繁殖吗?3、植物哪一种繁殖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核心练习(作业)1、作业本第5节(二)。2、复习巩固植物的无性生殖。3、预习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核心板书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一、孢子繁殖主要是低等植物。二、营养繁殖有四种类型。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走过多少崎岖的路,而在于从生活中感悟了多少!教学过程(内容实施与评价)一、导入新课引言:花、果实、种子是植物体的繁殖器官,这些器官为植物体繁衍后代立下了“汗马功劳”,除了这些器官可以进行繁殖作用外,植物体还有哪个结构能起到繁殖作用呢?学生会提到:根、茎、叶。确实如此,植物的根、茎、叶也有一定的繁殖作用,植物体靠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的过程叫营养繁殖。二、新课教学1、孢子繁殖读图:读课本P29图1-49,认识无种子植物的繁殖。2、营养繁殖的方法(1)分根法:夹竹桃、腊梅等灌木,它们的丛生茎下各自有根,可以直接把它们分开,成为独立的植株。(2)压条法:方法见书。(3)扦插法。(4)嫁接法:有条件可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见课本:①取番茄植株做砧木;②由刀片在茄子植株的顶部截取长约6厘米的茎做接穗;③迅速把接穗削面全部插入砧木的劈缝中,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接合;④由棉布条包裹接口,外面再用细麻绳扎紧;⑤浇透水,用透明塑料袋把嫁接好的植株罩住;⑥嫁接后,每天早晚要揭开塑料袋,透气10分钟。一星期后,接穗开始生长,可撤去塑料袋,但要保持泥土潮湿。3、组织培养说明: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这叫做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这主要原因是: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下,这些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出完整的植株。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幻灯片、图片向学生介绍组织培养的设备、条件和方法;也可带领学生去参观学校附近有组织培养室的单位,加强学生对这已广泛推广的新技术的了解。介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取得的丰硕成果。在花卉、果树和林木等多种植物上已用此种方法进行工厂化育苗。3、课堂小结由学生按板书进行小结。4、课堂练习见学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