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友谊》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随笔这种文学样式。2.品味、把握课文简约隽永的“格言体”风格。3.认识友谊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健康的友谊观。教学重点:认识友谊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健康的友谊观。教学难点:认识友谊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树立积极健康的友谊观。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欣赏吕方的歌《朋友》,你对“朋友”这个词是如何理解的?二、作者介绍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的随笔是英国散文随笔的滥觞之作,在英国文学史甚至思想史上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有一种高屋建瓴、充满哲理的大气。大都系劝世箴言式的短文,对世态人情剖析入微,影响颇大。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培根随笔有两大特点:一是在立意上具有“世界书”的高度和深度,它“不是为一国而作,乃是为万国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是为一切时代”。二是在语言上有“简约体”和“格言体”的风格。《培根论人生》是他的著名的随笔集,该书选取了培根26篇写作优美的文章,包括《论真理》、《论天性》、《论友谊》等。在书中,他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浓缩成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语言凝练、隽永,体现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启人深思,发人深省。《培根论人生》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三、文体介绍随笔(随感):一种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散文样式。它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为特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四、朗读课文1、听范读,扫清生字词的读音障碍。2、自由朗读,熟悉课文。3、借助工具书,明确生字词含义。①疏导:引导使畅通。②井然有序:整整齐齐,很有秩序。③砥砺:互相勉励。④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五、整体感知1.本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2):总领全文,开宗明义第二部分(3-11):具体论述友谊对人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12):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友谊对人的重要性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友谊对人生是不可缺少的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并积累喜欢的语句。板书设计:论友谊培根第一部分:引论第二部分:本论第三部分:结论第二课时一、导入回顾议论文的文学常识。二、课文研读1.文章有一个中心论点,有几个分论点呢?明确:三个:①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②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③友谊还可帮你做一些你无法做到的事情。2.为什么说友谊对人个来说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明确:“如果你把快乐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友谊可以增加快乐,消除忧愁。3.如何理解“友谊对于人生,真象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明确:作者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友谊有丰富生活,增强力量的作用。4.为什么说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明确:朋友的忠告可以使你少犯错误、心灵健全、事业进步,朋友间的交流又可使你增长见识。5.“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有什么作用?明确: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友谊对于增进人的智慧的作用。6.“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张开的绣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明确:思想之美是深藏着的,要靠语言的交流才得以展现。7.“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促膝交谈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聪明。”如何理解?明确: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说明了友谊对于增进人的智慧的作用。8.“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有什么作用?明确:比喻,说明了“思想需要交锋,才能更加锐利敏捷”的道理。9.“一个人自身所发生的理智之光,是往往受到感情、习惯、偏见的影响而不那么明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