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数列与函数、几何、方程及不等式的综合应用【高考热点】1.利用求通项公式是数列的一个热点之一,其特征表现为“再写一式,两式相减”,但需完善“n=1”的初始值;2.通过对数列与几何、函数、方程及不等式的综合运用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归纳猜想能力、转化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1.已知,(,则在数列的前50项中最小项和最大项分别是()A.B.C.D.2.数列前8项的值各异,且对任意的都成立,则下列数列中可取遍前8项值的数列为()A.B.C.D.3.设数列{an},{bn}(bn>0,n∈N)满足an=(n∈N*),则{an}为等差数列是{bn}为等比数列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如果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正数,公比大于1,那么数列()A.是递增的等比数列B.是递减的等比数列C.是递增的等差数列D.是递减的等差数列5.在△ABC中,是以为第三项,4为第七项的等差数列的公差,是以为第三项,9为第六项的等比数列的公比,则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非等腰直角三角形【典型例题】例1设数列的前n项和,是常数且.(1)证明是等差数列;(2)证明以为坐标的点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写出此直线的方程。专题三:§3.3数列与函数、几何、方程及不等式的综合应用《高中数学学案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组编写例2已知数列,且,它的前项和为,如果,,…,,…是首项为3、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问数列是递增数列还是递减数列?说明理由。【本课小结】【课后作业】1.已知二次函数,其中.设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到轴的距离构成数列,求数列前项的和.--22.已知函数满足且有唯一解。(1)求的表达式;(2)记,求证是等差数列。3.设a、b为正整数,{an}是首项为a,公差为b的等差数列,{bn}是首项为b,公比为a的等比数列,且满足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