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温度计一1温度的定义、表示的物理量。2知道摄氏度的规定。3掌握温度计侧液体温度应注意的问题。4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扩散的定义。5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特点,定义。6了解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掌握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7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特点。二重点和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实验探究。三时间安排共6节,用三课时探究,处理问题一节复习一节四内容联系本章内容是热血的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学好热学很重要。【课题】一温度、温度计备课时间:2012年8月25日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12年8月27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来表示,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设计制造的。过程与方法:(1)能仔细观察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能说出温度计的制造原理;能正确地读写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2)能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意识到“利用温度计能准确地了解物体的冷热程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认真仔细地观察温度计;乐于提出观察中产生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2)能积极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想法。【重点难点】重点:经历比较观察温度计的过程,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和制造原理难点:读写零下温度和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教具准备】烧杯、水、热水、体温计、小黑板。【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第一课时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准备:生观察两个人一组:玻棒温度计1支师:温度计机构图、温度计和液体热胀冷缩装置对比图、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图片一、新课引入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北方冬天的自然景观吧!课件播放北方冬天的自然景观初冬,一夜之间,小城变成了水清玉沽的银色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在阳光下,耀人眼目。树上的枝条在风中摇曳,不时飘下点点冰晶,宛如晨雾漫卷……自然界中这样奇特的现象举不胜举,真可谓千姿百态。那么你知道物质有哪几种状态,这些状态之间如何转化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知这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吧。你认为物态变化如水结成冰、冰化成水与什么因素有关?二、讲授新课烧红了的铁钉谁都不敢用手拿,冰天雪地里谁也不愿意光脚走路,这是因为它们一个太热,一个太冷,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三个杯子中的热水、温水、冷水做一个小实验: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如图4.1—1所示。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2、温度计(1)用于测量温度。用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演示:自制温度计(播放视频)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4.1—2所示。将小瓶放入热水里,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再把小瓶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的位置。(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3、温度的单位:摄氏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到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温度计的刻度最多只能刻到玻璃管的顶端,所以,温度计有一个测量的最高温度,同样,它也有一个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我们把温度计能测量的温度的范围叫做这个温度计的量程。4、温度计的使用(1)要让学生观察真实的温度计结合挂图、幻灯等多媒体手段,要使学生明确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玻璃泡)、毛细管、温度计内的液体、刻度和符号)及测温的基本原理。①了解各种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最高和最低温度。②不同的温度计的用途。③要使学生了解三种常用温度计的刻度范围。(2)测量液体温度时,下面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错误的做法错在哪里?①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