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阻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变阻器》,选自苏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二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教材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不是孤立的,本节课直观体现电阻的改变影响着电路中的电流,为深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作准备的过渡。同时,变阻器是电阻知识的延伸和实际应用,它是电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电路元件之一,是本章教学重点。学习变阻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以后学习电学实验做了必要的准备,在初中电学学习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小实验引入变阻器,并介绍常见变阻器的结构,重点安排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构造、正确使用方法等。通过滑动变阻器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把知识转化成技术的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部分的电学知识,电流和电路,电阻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了一些解决电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具有一定的电学基础,但九年级学生感性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思维能力较差,所以要从学生常见的现象入手,进一步根据学过的知识设计出这种电路元件。三、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确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画结构示意图,电路符号2、会将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并正确使用,能分析滑片移动时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3、知道滑动变阻器铭牌参数的含义,使用规则和实际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电阻丝从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进行改装自主创造设计,感知创造设计的一般方法,体会滑动变阻器的原理。2、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连接方法的实验,体验并总结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方法和规律。3、通过连续改变电流的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探究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小灯泡、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箱、等五、教学程序设计【复习引入】多媒体演示,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新课引入】试一试用铅笔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想一想:1:当铅笔芯接入电路中长度变短时,电流表示数变大,灯炮亮度变亮。2:当铅笔芯接入电路中长度变长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灯炮亮度变暗。启示: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从而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总结归纳出:灯泡亮度变化,实质上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灯的亮度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们先来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原理: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板书)三、滑动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结构的学习(多媒体演示)(板书)结构示意图:元件符号:(2)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我在此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师生互动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另外,还借用课件直观、生动地显现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过程。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滑动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怎样把这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接法?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接着上台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泡的亮度。同时,引导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学生掌握变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号连接进行对照,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交流评价结合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使用: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很小。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②保护电路。四、电阻箱(多媒体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