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中国古代政治家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始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1.秦统一六国(b)(1)统一条件①客观因素经济基础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强大(举措:重农抑商;废井田、开阡陌)政治基础兼并战争使国家局部统一理论基础法家思想的推动群众基础人民渴望和平统一②主观因素: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一方面广罗人才(如李斯),另一方面制定了正确的统一方略(如远交近攻)。(2)统一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克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在秦灭六国示意图中,圈出最早和最后灭掉的两个诸侯国。2.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1)时间:公元前221年。(2)内容①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②三公九卿——国家大权都集中于皇帝。三公:丞相(政事)、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三者关系: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③郡县制——将地方的权力都集中于中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3.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b)措施影响政治确立皇帝制、郡县制等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军事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南征百越,设四郡,统一西南夷奠定基本疆域;促进民族交融文化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交流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和政令传达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驰道、直道、人工渠道)巩固国家统一4.秦始皇的功过(c)(1)功(千古一帝)①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②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2)过(一代暴君):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秦朝灭亡。①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激化了社会矛盾。②沉重的徭役和赋税:修长城;大兴土木,建宫殿、骊山陵;北伐匈奴、南征百越。③严刑峻法。(3)总评:尽管暴政对秦代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秦始皇实现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是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的杰出历史人物。【知识拓展】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多元评价。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长城》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汪遵《长城》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赵翼《读史》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国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c)(1)历史因素:吸取隋亡教训。(2)现实因素:唐太宗的思想和措施。政治方面善于用人: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完善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经济方面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法律方面以民为本,慎用刑法,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民族关系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措施:(1)武力征服(战而后和):629年,派兵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2)设置机构:①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可世袭。②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3)册封:630年,接受“天可汗”的尊称,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后嗣(4)和亲通婚: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民族融合对外交往方针政策:开放的政策;兼收并蓄的方针设置专职机构:鸿胪寺交往史实:(1)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2)对相隔较远的国家遣使来唐,都复信答礼(3)“示存异方之教”,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玄奘西游(4)日本、朝鲜学习唐文化【知识拓展】羁縻府州唐朝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是一种间接管理形式。【知识拓展】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翦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乂归安。——《贞观政要》卷十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b)(1)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