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市化【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2.概述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4.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我的预习】阅读教材P31图2.16理解什么是城市化以及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和重要标志?【我的疑惑】【典型案例1】(2014·北京东城区联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市人口数量增大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D.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2.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区交通拥堵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迁移案例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8月11日,石家庄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五大产业园区”和“四个新市镇”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试行)》。《意见》明确,按照主城区标准,推进新市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市镇聚集;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村民可自愿转城镇户口等。材料二下图为石家庄周边区域城市分布示意图。(1)描述图中城市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2)简述促进石家庄市城市等级提升的最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典型案例2】(2012·福建文综)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D.丁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迁移案例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2年8月24日,中国社科院举行《2012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会。报告中指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27%,按照每年0.8~1.0个百分点的增速,2020年前后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6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材料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图为“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含预计)”。(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扩展。(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以及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借鉴意义。(4)试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典型案例3】读百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示意图,回答1-2题。1.沈阳目前处于城市化的()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2.沈阳城市的发展给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城区蒸发量增大B.生物多样性增加C.地表径流量增大D.郊区粮食种植面积增大【迁移案例3】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一些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图。读图回答1-2题。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城市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08年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则2008年的径流量约为2000年时()A.1倍B.2倍C.3倍D.4倍【我的收获】【牛刀小试】读图完成1-2题。1.城市化第Ⅱ阶段,主要出现()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逆城市化现象C.第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