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七年级科学《科学探究》教案(3)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一:怎样根据人脚印的长度来判断人的身高探究二:黑盒里面有什么?1第7节科学探究本节主要的学习内容本节是第一章的最后一节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介绍科学家一次成功的探究活动和生活中的具体探究实例来展示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尝试初步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两个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以后几章的探究活动提供较为系统的探究思路。从教材的整体要求看,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探究的整体思路,了解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1、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2、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关的技术。3、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探究科学的兴趣,体验科学家艰辛的工作和献身精神。概念图:第四部分材料链接第23页关于天花:【概述】天花(smallpox,variola)是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但经推广牛痘接种和数年的世界性监测,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消灭。但需注意重新出现。【诊断】出疹前与其他传染病,如流感、脑炎、脑膜炎、伤寒、中毒性猩红热等早期症状相似,只能根据疫情报告,否则难辨。出疹后可根据下列三点进行诊断。1.种过痘菌(应以疤痕为凭)并且年龄在3~5岁以下,不可能是天花。2.体检时仔细检查全身各部皮疹分部情况。天花皮疹为离心性分布,而水痘为向心性分布,可以鉴别轻型天花及重型水痘。3.在出疹3天后,若接种痘苗仍能成功,断定这次发疹必非天花,因天花病人只有在其潜伏期内接种痘苗才有成功的可能。【治疗措施】1.一般护理天花病人必须隔离至痂盖脱尽、溃疡愈合为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度、温度适宜,经常变换体位,以防褥疮。要充分供给液体,食物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及维生素注意口腔卫生。2.对症治疗对高热或烦躁病人,给予退热及镇静剂,眼局部角膜溃疡应积极治疗。继发细菌感染或败血症时,加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3.局部治疗其原则是保持局部干净、清洁。减少痛感及痒感,防止抓伤,避免继发感染。【流行病学】花传染最易扩散,自发热起至痂盖脱落止均有传染性。任何年龄均有易感性。患过一次天花后可获终身免疫。【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2天。发病急,体温骤升至39~40℃,有烦躁、头痛、咽痛、四肢酸痛、寒战、呕吐、便稀等症状,神志清楚,偶发性谵妄、惊厥及衰竭表现。经2~4天皮疹出全。皮疹为离心性分布,头面部、四肢近端较多,驱干较少。最初为暗红色小丘斑,数小时后即有丘疹。经2~3天丘疹期,渐为水疱状即为痘疱,周围红晕。至5~8天疱疹灌浆,渐成脓疱,有痛感,周围红晕加深。此时温度再度升高,称“化脓热”。至10~14天,体温渐降,脓痂渐干缩,或破裂结痂,终成痂盖。再经2~4周,痂盖自然脱落,有痒感,并留下疱痕,称“麻点”。第24页中国早在北宋时就有对天花病症的记载,中国民间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将已患天花的人身上干缩、脱落的痂碾碎,吹到正患天花病症的人的鼻孔里。没有任何记载显示中国人何以获得此种治疗天花的方法,也许是中国人精通的以毒攻毒法使然,但此法确实能够令天花病人的病症不再恶性发展。只是,中国人不知道,他们在遏制天花的同时造成了另外更可怕的后患:吸入天花干痂的人从此会对其他所有的传染病丧失免疫力。而人生活在充满细菌和病毒的生存环境中,免疫力的失去等于令生命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琴纳将他的实验结果写成文章,最初并不被出身于学府的医生们所重视。但是天花毕竟在导致着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于是,从欧洲到美洲,人们开始悄悄地实验着琴纳最终确定的牛痘疫苗接种法:将减毒的天花病毒接种给牛犊,再取含有病毒的痘疱制成活疫苗,此疫苗被接种进人体的皮肤后,局部发生痘疮即可对天花病毒产生免疫。到了1925年,美国人人都要领取一个钮扣大小的证章,上面写着:我已接种。而在俄国,第一个接受牛痘疫苗接种的孩子被起名为:瓦辛诺夫(Vaccin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