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乌鸦喝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1、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感悟乌鸦喝水过程中心情的变化。理解“终于”和“渐渐”。2、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1.回忆第15课:姑妈送我一只什么样的鸟?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说说乌鸦的外形。句型:乌鸦一身()的羽毛,()的嘴巴,()的眼睛,真()。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1)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2)“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乌鸦到哪些地方找水喝?(4)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5)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2.学习第二段。(1)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2)“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理解“终于”,练习造句。(3)乌鸦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谁业读第二句?(4)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5)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1)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2)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3)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4)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5)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理解“渐渐”,并练习造句。(6)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如果你是乌鸦,有什么好办法喝到水吗?四、指导写字1、出示:渴、法、渐、看,学生认读。2、分析字形,学习“手字头”3、教师范写。4、完成习字册。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二、背诵采取小组比赛或分段合作等形式,练习把课文背诵下来,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边表演边背诵。三、指导写字1、出示:办、终、于、起,学生认读。2、分析字形,学习“走字底”3、教师范写。4、完成习字册。四、说话训练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五、作业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鸟()喝()于()乌()渴()干()填上合适的量词一()乌鸦一()办法一()瓶子一()石子2、造句:终于……附:板书设计24、乌鸦喝水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放石子水升高------喝着水教学反思: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究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学完课文后,我问学生: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