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江村小景田汉》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A层)2.能概括出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A层)3.能说出课文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B层)教学重点精练通俗的语言;剧本深刻的主题。课前学习: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田汉及其主要作品。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文导入:同学们,我们大家也许听说过著名的作词家田汉先生吧,他是现代著名的话剧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部独幕剧——《江村小景》检查预习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搜寻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田汉以及他的作品、《江村小景》的历史背景。(学生介绍,老师引导并补充)明确:田汉(1898-1968),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诗人、剧作家、戏剧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的作者,代表作有《获虎之夜》《乱钟》《文成公主》等。《江村小景》的历史背景是1927年。那是一个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时代,尤其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造成了革命局势的混乱。据说《江村小景》是作者根据激烈的内战中一件真实的事情写成的。2、学生说说本剧冲突是什么?主要人物有哪些?感知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并能用简洁语言介绍戏剧情节。(A层)龙潭江边某农家妇有二子一女,长子出外从军,多年不归,次子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一天长子意外回家,母亲担心他被捕,急忙出去为他借便衣。恰巧这时他妹妹买东西回来哥哥不知道这是自己妹妹,便调戏她。妹妹大声呼救,弟弟回来刚好看到这一情景,十分愤怒。弟兄俩发生冲突,格斗中用手枪互击,母亲借衣服回来,兄弟俩都已死去。精读课文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并思考这一家人各自的追求是什么?剧本表现他们的追求有什么作用?(读后思考、讨论、交流、评价)(A层)走上舞台组织学生表演兄弟相残这一高潮部分。其他同学在观看课本剧时,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及刚才的讨论,准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课文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B层)布置作业1、必做题:比较阅读:与杜甫的《石壕吏》进行比较。2、选做题:试着把《石壕吏》改写成剧本。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