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VIP免费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1/10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2/10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3/10
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第1课时)教案预习要求1、反复诵读两篇诗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2、搜集材料,了解作者写作这两篇咏月诗文时的背景。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评价任务1、诗文的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2、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心境。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分小组,准备讨论探究。分好小组,确定小组长,每个小组都分配不同的任务个人搜集,小组讨论,最后组长总结成小报告形式。第一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了解苏轼写作本文的背景。第二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了解记录苏轼的生平经历。第三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搜集苏轼的诗词文,记录体现其心境的诗词文句。第四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搜集其他人对苏轼这个人的评价。课堂展示: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由各小组组长总结发言,第一小组:写作背景: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shàn)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一点丢了性命。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是个有职无权的官。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yì)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第二小组: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