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教案(第三课时)新人教版第三课时●活动与探究一、说话训练假如你负责海宁市有关钱江潮申报“世界遗产”一事,由你起草申请报告,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谈起,申报理由是什么。模拟申报会,组织同学发言。二、写作训练请你展开想像,把文中的四幅画面改写成四个场景描写的片断,用第一人称改写。三、开放探究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右溪记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以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荒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bì,增添,补助)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1.为加粗的字注音。徘徊铭彰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①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悉皆怪石③植松与桂④遂命之曰“右溪”3.开发右溪的价值何在?请选原文的句子回答。4.全文可分两层,如何划分?并概括层意。第一层(段):。第二层(段):。参考答案:1.páihuáimínɡzhānɡ2.①江合②全都③种植④就3.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4.第一层为第1自然段,写右溪的位置、特点和两岸的景色。第二层为第2自然段,叙述整治“右溪”的价值和开发的经过,点明“右溪”名称的由来。附:板书设计观潮海潮图-----雄伟壮观演习图-----场面宏伟正面描写武艺高强与侧面烘弄潮图-----身怀绝技托相结合观潮图-----盛况空前教学后记:学生能掌握本课的词语,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注重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附:备课资料一、课文补遗1.《观潮》全文共五段,课文选入前四段,最后一段内容如下:禁中例观潮于“天高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散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萧台蓬岛也。注:禁中:宫中,帝王居住的地方,禁止常人入内,所以叫禁中。散:sǎn伞的本字。译文:宫中体例,(天子、皇后)这时是在“天高图画”堂上观潮。(他们从)高台上往下看,(潮涨、水军演习等情景)看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京都的游人远远地向(堂)上望去,(只见天子仪仗)黄伞、雉尾扇在九天之上,真像神台、仙岛啊。文章第四、五段都是写观潮的盛况。先从民间妇女的打扮、游人的衣着、车马的众多、食品的涨价、地方的拥挤等方面写起,又写了宫中观潮的排场,写出了观潮者众多,从而显示了观潮场面的热闹。2.作者简介周密(1232~1308)宋末词人。字公瑾,号草窗,祖籍济南(今属山东),流寓湖州(今浙江吴兴县)。尝居弁山,自号弁阳啸翁,又号萧斋、四水潜夫。理宗淳祐中为义乌令,景定初任浙西帅司幕官。不久去职,退居湖州。度宗咸淳中,监杭丰储仓。宋亡不仕移家杭州,与王沂孙、张炎、仇远等人共结词社。著作颇多,以辑录旧闻为主,《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云烟过眼录》等,都富有学术价值,所选《绝妙好词》,也保存了不少词人的作品。词集有《频洲渔笛谱》二卷,又名《草窗词》。诗集有《草窗韵语》,又名《蜡屐集》。周密和吴文英(梦窗)齐名,旧称“二窗”。其早期词作多表现旧时文人所谓风雅生活,立意不高,但音律和谐,文字精美,“独标清丽,尽洗靡曼”。晚年身逢国难,触目成愁,词风一变而为沉咽凄楚。《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怀古伤今,抒发思国怀乡之情,情景交融,深挚感人,是其压卷之作唯格调稍见哀伤。周密能文工诗,《蹇材望》一文,为外示忠贞、内怀奸诈之徒画像,落墨不多,形象生动,讽刺辛辣。二、课文赏析1.《观潮》美点寻踪周密是南宋词人,其词格律严谨,与文英(梦窗)并称“二窗”(周密号草窗),且能诗善文,著述颇丰。《观潮》是他的一篇精彩灵动的美文。文中的美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清晰的层次之美全文三百来字,共有四个段落,可分为两个清晰的层次。第一层为前三段,描绘江中壮美之景;第二层为第四段,记述江边盛况。江中壮美之景分为三个典型场景:浙江怒涛水军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