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桑娜、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2、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指导学生合理的想象。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桑娜、渔夫的优秀品质。2、指导学生合理想象。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解题知穷人。今日我们继续学习穷人一课,齐读课题。思考:课文中的穷人指的是谁?板书:桑娜渔夫西蒙二、学习1—7自然段。1、课文中哪些内容描写他们穷呢?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出示幻灯: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孩子们没有;吃的是,菜鱼。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他们!2、学生练习填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三、学习描写桑娜心理的句子。1、桑娜一家如此贫穷,当她发现西蒙死了,就毫无犹豫的把两个孩子抱回家。回来后她想了些什么呢?同学们默读8-—11段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2、同学读自己画的句子。3、老师出示幻灯,逐句学习。(1)幻灯内容:“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老师追问,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出示幻灯:“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部,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3)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四、体会渔夫的品质。1、不仅桑娜有这样的品质,还有谁有呢?(找出描写渔夫品质的句子学习。)2、出示幻灯:“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渔夫、桑娜可能。孩子们可能。五、再造想象。那他们今后的生活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根据书上的插图描写。板书设计:穷桑娜渔夫西蒙人抱熬担忧害怕坚定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本课参加北京市青年老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被教育部电教馆收录于《全国优秀老师课堂实录》录像带中并出版发行。)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一、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三、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重点:一、通过创情景朗读,感受西蒙悲惨命运以及她关爱孩子的善良品质。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教学难点:通过揣摩桑娜的内心矛盾,体会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穷人在课文里主要指哪些人?桑娜和渔夫穷在哪里?西蒙穷在哪里?(设计理念:温故知新,为新课的学习感受穷中的不穷作铺垫。)二、再读课文,找重点句段。1、找出最能体现穷人善良的一句话:“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2、引导理解:“这样做”指什么?分别是哪些段落写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和为什么“她的心跳得很厉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设计理念:由重点句段入手,把长文读成短文,引领全文内容的学习。)三、精读课文,感受穷人的贫穷与善良。(一)学习第三到七小节,感受西蒙的贫穷与关爱孩子以及桑拿的善良。1、默读第三到七小节,思考: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2、说说通过默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她头往后仰着……从稻草铺上垂下来。”(1)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看看这段话中,哪句话最打动你的心呢?(2)围绕“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多形式朗读因果句,体会西蒙的困难。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逐一找出体现“困难”的语句,加因果关联词反复朗读:生1:因为“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齐:所以说“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生2:因为“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齐:所以说“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生3:“如今又加上病。”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齐:所以说“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生4:因为“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