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与北宋的和战教学目标①通过评价澶渊之盟与宋夏和议,培养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②通过讲述杨家将的故事,培养学生联系文学作品学习历史的兴趣,认识有关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契丹、北宋政权的建立以及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难点:澶渊之盟和宋夏议和。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个性设计教学后记一、契丹的兴起1、五代十国2、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3、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4、辽的历史地位三、陈桥兵变1、赵匡胤建立宋朝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三、澶渊之盟1、澶州之战2、澶渊之盟四、宋夏和战1、党项族的崛起2、元昊建立西夏3、宋夏和议[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习题,教师讲评指导。第9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练习1、唐朝灭亡后,出现了()的分裂局面。2、916年,契丹首领()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他在位期间,重用(),发展(),创制(),制定(),契丹逐渐成为()民族政权。后来,契丹改国号为()。3、()年,后周大将()在()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史称()。赵匡胤就是宋太祖。4、()用了近20年时间,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5、()年秋,劝宋真宗亲征澶州抗辽的宰相是()。()年,宋辽签订“”。质疑:五代十国包括哪些政权?学生解释“五代十国”。课件演示(穿越时空)假设你是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的老百姓、中原战将、少数民族的首领你会有什么愿望?学生自读课文大字部分总结要点:政权民族地点时间都城首领通过同学们喜欢的武侠作品引起学生的密切注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为本课背景做出铺垫。通过演示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看图学史习惯,通过假设使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为后来各政权的建立及和平共处埋下伏笔。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整理的能力。通过课件明确三个政权的位置关系,通过阿保机的作6、党项族是()族的一支,游牧在今宁夏、甘肃和陕西北部一带。()年,党项族首领()称帝,国号(),建都(),史称()。7、西夏王陵号称塞外戈壁上的“”。为进一步总结出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进一步说明辽政权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作用。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备课评价:年级主任(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