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第2课时)课题《世界的人口》第二课时课程标准要求1.“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教学内容分析《世界人口问题》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对世界人口有了充分的认识,本节课的人口问题侧重于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市化问题。学生情况分析初中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但他们的抽象思维仍要以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本节课解决下列两个问题:1.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2.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课本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教学目标(1)知道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多的问题,能够列举出它所带来的后果。(2)能够运用教师所给的材料,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说出一两条该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3)通过分析材料,总结归纳,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4)通过搜集资料、独立思考、小组探讨,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5)通过课堂分组探究,尝试与人合作,进行合作学习。(6)通过对社会生活中问题的分析、讨论,体会探索社会问题的快乐。(7)在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集体的智慧,增强作为小组一员的成就感。(8)通过对人口问题的分析、讨论,联系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初步认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后果开展辩论活动。例如,围绕“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住乡村好,还是住城市好”等辩题组织辩论。教学难点对当今社会存在的人口问题如何解决。通过上网搜集资料,调查父母等方式来得出结论。设计思路与策略选择人口迅速膨胀,使地球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地球母亲已经被人类破坏的伤痕累累,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缓解地球的压力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设计问题情景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采用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同时,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也尝到了合作学习的愉悦。在课堂气氛波澜起伏、高潮迭起、激烈、和谐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人口问题有了了解,对解决人口问题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对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更直接的体会和更深层的思考,同时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真正做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闻。引出问题:“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人口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着什么样的人口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观看视频,说出视频中展示的城市。用贴近生活实际的视频导入,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人口普查工作是当前的一个事实热点,学生能够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途径了解有关信息,但大都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的认识,但保有一定的好奇心。因此,我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借助青少年阶段强烈的好奇心,导入新课。人口爆炸1.展示“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人海茫茫”三幅图片让学生分析感受2.进行小组合作探索活动“我们是小小调查员”。(结合上节课所学)以组为单位分别从医学、食物、传统观念、其他四个方面,利用教材所给材料和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调查“人口爆炸”的原因,并形成组内共识,向其他小组展示成果。1.学生通过分析得出世界人口多,20世纪后“人口爆炸”的结论2.调查“人口爆炸”的原因,并形成组内共识,向其他小组展示成果。展示效果最好的小组获得加分的奖励。最终师生共同汇集整理,完全解决环节“人口爆炸”的原因。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学习方式转化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现代人才适应未来合作社会的必然要求。该部分内容相对浅显易懂,学生对于此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教材所给材料充分,因此要求学生根据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