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的生长课题名称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周次新授课课时安排1教育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过程2、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3、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能力目标测量的能力;学会调查的方法;通过学生亲手培育根尖和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育目标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重点、难点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策略和方法实验探究教学媒体投影;模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复习提问思考回答1、种子萌发条件有哪些?2、、如何测定种子发芽率?引言你播下的种子是否发芽,如果它已经长出了幼嫩的根、茎和叶,说明它已经长成了幼苗。继续观察幼苗是怎样长大的。新授课一、根靠根尖向前生长二、根生长最方案一:课外小组的同学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主持交流指导学生观察、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快的部位:伸长区根的生长:(1)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2)伸长区:增大细胞的体积方案二: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方案三: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向全班展示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向前生长,而未切去根尖的幼根却伸得很长。方案一:各小组汇报交流测量的结果。讨论:(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处理?(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方案二: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各组探究的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各组之间进行评议。评议内容包括:设计是否合理、装置是否简便易行、步骤是否严谨、记录是否详实、结果分析是否科学等。对有特色的创意,给予肯定对学生存在的疑惑,进行解答,组织全班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帮助分析原因。提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找出伸长最快的部位。二、枝条是芽发育成的方案一:透过培养皿的玻璃,观察餐巾纸下面白色的根及指导学生区分根尖的4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毛茸茸的根毛,根尖顶端黄色发亮的是根冠,再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方案二: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4部分。方案三: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观察,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观察根尖永久纵切片。方案四:观察根尖的结构挂图,区分根尖的4部分细胞的数量和体积的大小。方案一: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过程的CAI课件,并进行描述。方案二:演示并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过程的复合幻灯片。方案三:观察教师版画的芽发育成枝条的示意图,并指图描述。方案四:先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CAI课件,然变化。提醒学生区分根尖的4部分,辨别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提出观察、探究的问题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和探究指导学生抽拉活动教具,出示观察的提纲用不同颜色的笔版画提供叶芽的结构和枝条的图各一幅后在黑板上将叶芽的各部分与发育成枝条的相应部分的图连起来。三、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1、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2、缺少无机盐时的症状:3、合理施肥的意义组内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派代表在全班交流,互相补充。并讨论:肥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案一:观察甲、乙、丙、丁4瓶中分别培养的菜豆正常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方案二:观察正常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的录像,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方案三:看书自学,观察教师出示的几株幼苗,进行诊断,鉴别幼苗的病因。方案四:观察课本插图,进行描述,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分析生活中的各种做法,树立环保的的意识适当的补充和说明出示观察的提纲,引导分析探究放录像、提出探究的问题出示幼苗,指导学生辨别进行适当的补充联系实际,指导生活中合理施肥的方法课堂小结自行总结谈收获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课堂巩固课后练习P1001、2、3纠错、答疑作业目标P61-62检查作业课后记书上图—13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