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悟课文内容,知道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砍伐森林的危害及保护森林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自觉的应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化、活用课文语言。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由书本知识向思想认识的迁移。4、体会云雀情感,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砍伐森林的危害及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深入文本和文本反复对话,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领悟到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从而升腾起对森林的保护之情。课前准备1、学生查找资料:森林的重要性;2、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读题——《云雀的心愿》。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云雀的心愿就是(引)-----“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2.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云雀的这个心愿?谁来把14自然段读一读?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过渡: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他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节课,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二、走进文本,体会“重要”。(一)交流:沙漠1、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呀飞呀,飞到了——(生:一片沙漠的上空)他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2-4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2、、(出示沙漠):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声音)风是狂风,我们仿佛听到了(狂风在呼啸,狂风在吼叫);沙是“漫天飞舞”“铺天盖地”的沙,迷得他们睁不开眼……点红狂风、漫天飞舞、睁不开眼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荒芜人烟,不毛之地,铺天盖地,环境恶劣,飞沙走石、茫茫无边、狂风大作……)3、总之,环境非常恶劣。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沙漠环境的恶劣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4、面对环境如此恶劣的沙漠,小云雀和它妈妈说了什么呢?出示:“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说。“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心疼地说。你能读好它们的对话吗?刚才,同学们抓关键词语读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要读好这段对话,老师建议抓人物说话时的提示语。(点红“埋怨”“心疼”)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埋怨别人?谁来带着抱怨、不满的语气读读这句话。现在,谁愿意来读这段对话?小云雀(),妈妈()提示语不读,直接对话,把它们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5、从它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点红:乱砍滥伐由此可见,让森林变成沙漠的原因是,还是因为(人们乱砍滥伐),人们过度的,没有限制的砍伐,最终,树木被砍光了,草地被风化了,土地也就变得(贫瘠)了,森林最终变成沙漠了。原来,导致土地沙漠化的罪魁祸首还是(人类)。6、同学们,请看:出示: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40公顷森林被砍伐,世界森林每年以1500公顷的速度消失,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已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7、听了云雀妈妈的这番话,看了这些资料,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心疼,你能把自己的这种心情融入到朗读中去吗?试试看。生气,你能把自己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惋惜,试着读出你的感受。气愤,把你的气愤读出来,试试看)8、看着这肆无忌惮、漫天飞舞的黄沙,这贫瘠、荒芜的土地,听着这像狮子一样呼啸吼叫的风声,我们和小云雀一样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回到前面出示的句子),因为森林可以(防风固沙)(二)交流:大河1、他们飞呀飞,飞到了一条大河的上空,看到了什么呢?(1)出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看,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野马,而且是(“脱缰的野马”),有什么特点?(非常凶猛,到处乱窜)由此可见,河水气势非常(凶猛)。这段话中还有哪些词能够体现河水的气势凶猛?[点红]“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