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一、说教材《麻雀》是小学教科书语文S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开篇之作,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继续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的伟大。2、学习作者具体描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3、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二)能力目标: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三)德育目标:懂得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那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三、说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特点和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我将本课的重点设为: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四、说教学难点根据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我将本课的难点设为: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五、说教学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准备了:1、课文录音带。2、动画课件。六、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改精神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教学过程又必须强调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设计教案时,我结合“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先让学生欣赏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两个问题:“老麻雀、小麻雀、猎狗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文中那些句子体现了他们的这些特点,为什么?”让学生合作探究,采取“读——找、画——议——读”的方法,从文章中找答案,说理由,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在反馈交流时,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仔细体会,深入理解。通过各种读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朗读中积累语感,积累词汇。七、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这样用最直接的方式进入课堂学习,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要求:边听录音边想画面。通过听录音,想画面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巩固以前所学的阅读方法:“读文章,想画面”二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是通过欣赏朗读,为后面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基础。2、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几个主要角色?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演示动画)在听了课文录音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两个问题,并演示课件,用动画这种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再现情境,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刺激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画面,能快速了解文中几个主要角色及故事情节。3、对照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一步既对学生听、看故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既有条理性,又减轻了难度。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探究中心1、自主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新课标极力强调的。为尊重学生的个性,我特别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又提出读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读课文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要开动脑筋。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边读边记、边读边学,边读边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提问:小麻雀、猎狗、老麻雀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从直观上把握三个主要角色的特点。3、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