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县富春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学习目标】1.解释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体会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实验题的解法中,进行有关的实验设计和操作。2.通过生长素对不同器官、不同植物、不同发育时期影响不同的学习,解释顶端优势等生活现象;关注植物激素应用的价值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3.了解五大类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认同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课前准备】〖回顾知识〗一、生长素的发现:导与练P105知识回扣二、五大类激素的作用(主要合成部位:)促进植物生长(主要合成部位:)植物激素(主要合成部位:)与植物衰老、成熟,(主要合成部位:)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主要合成部位:)【课堂活动】〖课堂活动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问题探讨:【问1】植物为何会弯向光源?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植物幼苗(胚芽鞘)生长的影响P2。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总是弯向光源生长。结论:植物具有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用心爱心专心1结论:感光部位在实验四:用透明罩子罩住胚芽鞘的尖端或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结论:弯曲部位在推测:【问2】胚芽鞘尖端真的会产生某种物质吗?这种物质怎么影响下面部分生长呢?1913年,波森和詹森实验P3结论:【问3】这种物质是什么?如何提取这种物质?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P4结论:。这种物质是其化学本质是:由合成。实验结论:胚芽鞘的感光部位、生长素产生部位在,生长和弯曲部位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作用是,产生部位主要在等生长旺盛部位。实验分析:1.明胶和云母在实验中的区别是什么?2.为什么要放无生长素的琼脂块?3.光是否影响生长素的产生?4.实验的设计原则:1、2、〖课堂例题〗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无关变量有(2)实验原理是(3)实验结果分析:①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乙组;丙组;丁组。②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③比较乙组与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④比较丙组与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⑤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课堂活动二〗解释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分布不均生长速度不同胚芽鞘向光生长素发生转移生长横向:()()背光侧多于()快于()向光侧纵向:()()〖课堂例题〗(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爱心专心2(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08关于生长素的相关实验图解分析,例3〖课堂活动三〗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1.不同器官1)从左图可知,植物三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从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起________作用,对茎起________作用;3)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4)若植物水平放置,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5)比较ab和cd的浓度大小,并解释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原因。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吗?6)失重情况下,根和茎的生长方向如何?2.不同种类植物由左图可判断双子叶植物是_____,单子叶植物是_____,根据此原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