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课型新授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教具:多媒体(白板软件、实物投影、电脑、等高线模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2、能够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部位3、展示等高线模型图,说明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原理及制作方法4、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在使用时有哪些优点以及如何使用及如何阅读地形图;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给学生一个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选择一个登山路线。2、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防灾抗灾意识。拓展点:1、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给学生一个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选择一个登山路线;生活中,人们的登山路线会有很多选择,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从山谷登山,到了鞍部后,再转向山顶2、学生根据预习内容,制作学具;教师制作教具。3、充分使用白板软件及实物投影等多媒体。4、三维动画是本节课的亮点和最吸引学生的地方,更直观地展示各个地形部位;如身临其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感悟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在地图上定方向,量算距离,那么怎样在一张纸上辨别哪个地方坡度陡、哪个地方坡度缓呢?预习展示1、展示等高线模型图,说明等高线制作原理及制作困惑。2、利用《地理助学》27页自主建构,展示重点及学习中困惑。过渡同学们,去过北京的香山公园吗?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城20公里,占地160公顷,是一座著名的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园。深秋时节,10万株黄栌如火如荼,气势磅礴,登上山顶,北京城廓尽收眼底。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香山,登上山香炉峰,去领略它的风采。合作探究任务一:1、测主峰---香炉峰有多高?2、认识地形部位,3、设计香山“定向越野”的登山路线!探究一:1、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过渡我们现在有了香山的高度数据了,定向越野也是个体力活,要想以最小的体力,最快到达目的地,必须要了解香山的起伏状况,比如哪些地方是陡坡,哪些地方是缓坡展示一个香山导游图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重点和困惑。创设情境过渡过渡香炉峰有多高?(557米)怎样测试这个高度呢?情境设置:香炉峰557米,一位住在香山的老奶奶说:我在香山脚下住了60多年,爬过无数次香山,它可没那么高!我们就用现代手段测量一下它的高度吧!老奶奶说:呵呵~,431米!这个高度还差不多!积极思考学生展示等高线学具,学生展示《助学》自主建构重点及学习中困惑。学生思考:老奶奶说的高度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分组讨论:香炉峰及山脚的海拔是多少?两者的相对高度?学生讨论:香山导游图能看出香山的坡度陡缓、起伏状况吗?等高线地形鬼见愁山脚香炉峰山脚431557126提问:香山导游图可以吗?这张图能看出香山的坡度陡缓、起伏状况吗等高线地形图——能表示山体起伏状况吗?探究二:发挥一下你的想象:等高线地形图如何绘制的呢?等高线:在陆地上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就叫等高线视频: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图探究三: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就()探究四:把山体不同部位找出来,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展示一个香山导游图展示一个等高线地形图展示等高线模型图用实物投影展示等高线立体向平面的过渡过程白板展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图创设情境:白板展示:三维动画图能表示山体起伏状况吗?学生展示自己做的等高线模型图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及绘制方法。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学生上讲台指出三维动画中的香山的各个地形部位任务二:对照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和大屏幕三维图,分析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点香香山等高线地形图探究五:设计一条香山的定向越野登山路线!(利用白板软件工具中魔术笔隐藏其它图而突显其中一个图,效果显著)如:显示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等)指导学生利用上图填出左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代表同学回答地形部位序号等高线特点山顶等高线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