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授课类型:新授课一、课程目标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与方法:正确认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所学习的民族战争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因为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四、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阅读“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你知道青牛白马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传说吗?他们在历史上曾建立了什么政权?你知道“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的歇后语出自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吗?赵匡胤建立的朝代叫什么?他又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小字部分)2、指导学生阅读“辽、宋、夏的和战”,这一时期,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哪些?你知道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怎么一回事吗?北宋与辽、西夏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持边境和平的?3、指导学生阅读“金与南宋的对峙”金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是谁?辽和北宋是被哪一个政权灭亡的?这一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吗?这个民族有什么特点?其杰出首领是谁?“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其中“靖康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南宋的抗金名将是谁?他在抗金斗争中取得过哪些胜利?五、巩固练习:1、揭开辽与中原王朝政权冲突序幕的事件是:()A.契丹人势力向南发展B.辽占领幽云十六州C.辽军攻打澶州城D.岳飞郾城大败金军2、宋太祖取得政权是通过下列哪一种方式:()A.割据军阀进行叛乱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C.皇族内部争夺帝位D.朝中大将发生兵变3、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也有和,其中“和”是主流。1004年宋辽澶州之战中,宰相寇准请求下列哪位皇帝亲征:()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神宗4、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到杭州当汴州。”请根据诗歌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A.南北朝B.唐朝C.南宋D.明朝6、辽和北宋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长期遭受外族的民族压迫B.被农民起义推翻C.金兵的强大D.统治的腐败7、决定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事件是:()A.澶州之盟B.南宋的建立C.宋金和议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8、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开发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请你制作并完成下列表格,以掌握这一史实。民族名称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六、中考链接:1、(2007年,常德)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济发达但文化上并不繁荣B.科技发达但政治上并不强大C.军事强大但科技上并不先进D.政治强大但经济上并不发达2、(2007年镇江)岳飞抗金的斗争是:()A.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B.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战争C.反对外来压迫的正义战争D.反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斗争3、(2008年·山东省).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回纥族4、(2008·湖北省宜昌市)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A.辽B.西夏C.金D.元4、(2008·四川省内江市)960年,后周大将_____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