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发展中的工农业一、复习上节内容导入。二、三大地形区与两大河流(一)提问1、南亚地形可分为哪三个部分?2、南亚的中部有何特点,是由哪两条大河总和而成?这两条大河的发源地和河口各在哪里?学生读图作答,教师补充讲解地形区的特征。答案见教材教师笔记。(二)不同地形、气候和资源条件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有所不同。学生读“农产品与降水量分布图”,结合南亚地形图讨论完成“地形对农业生产影响”,完成表格“气候与农业生产”,完成问题“资源条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南亚的麻纺织工业和棉纺织工业其他的分布受农产品原料分布的影响,南亚的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读“工业及矿产分布图”,找出印度有哪些工业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在哪里?这些工业区与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关系?答案见教材教师笔记。讲述:南亚七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主要家产品有黄麻、茶叶、花生、棉花。指导学生读21页第一、二段内容。观察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印度的核工业、航天工业、软件产业,知道某些领域位于世界先进水平。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二)南亚的范围(三)三大地形区与两大河流1、三山:北部——高大狭长的喜马拉雅山中部——广阔的恒河平湖南部——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2、两河:恒河、印度河四、发展中的工农业1、经济以农业为主3、先进技术行业:核技术、航天技术、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