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的最后一课,重点是讲清末的社会危机。标题为闭关锁国,教材从闭关的产生过程、清政府的自大与封闭心理和闭关锁国产生的重重危机三方面来讲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闭关锁国的过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把闭关锁国的影响当作重点来讲述。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已有认知水平对清政府的贪污腐败、愚昧无知应该有所了解,那么也不难理解清中期以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乃至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从感情上讲学生是爱国的,他们都希望祖国永远强大,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却落后挨打的原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闭关锁国的原因、影响。了解明清“海禁”的过程。古代中国有过辉煌的外交历程,近代中国却将大门紧闭,明清政府的政策起了重要作用。闭关锁国是中学生必须知道的知识点。能力培养:正确理解闭关锁国的含义,梳理出闭关锁国的大致过程,分析清王朝统治者的自大封闭心理对历史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大封闭下形成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落后的政策。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才能不断繁荣昌盛。教学重点: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影响是本课重点。因为古代的中国长期领先于世界,近代却落后于西方国家。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中学生应该了解的。教学难点:客观评价清朝实行“闭关锁国”及其影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探究法列表法,探究法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列表法比较直观清晰。教学手段:课件设计思路:由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产生过程——产生原因——影响逐步深入。导入新课:从唐代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中国对外开放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航海规模、航海技术、造船水平均居世界前列,为什么后来被西方超越?明清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它又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这是本节课所要探讨问题。一、什么叫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是指严格限制人民对外贸易,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学生讨论:严格限制的准确解释老师:严格限制不等于绝对禁止中国的官方贸易始终存在,中国瓷器、丝绸等享誉世界,都是通过官方实现的朝贡贸易,厚往薄来,直到清末只有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由于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中国古代私人的商业活动始终受到限制。二、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学生根据课本自主探究或相互讨论填写下表教师辅助总结完成下表朝代时间政策影响明朝洪武时海禁严禁人民与番人贸易明朝洪武后松弛郑和下西洋到高潮明朝嘉靖时海禁为防倭寇之患明朝万历时开禁允许人民海外贸易清朝清朝初海禁隔离抗清武装清朝台湾统一后设关设四海关通商清朝台湾统一后闭关实行闭关仅广州通商三、闭关锁国的原因学生探讨:清朝统治者的自大与封闭表现思考闭关锁国的原因。(课本84页材料)教师利用多媒体说明其原因:防范自卫的产物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间接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2、自大心理的反应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稳定发展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图:乾隆帝接见英国使者马嘎尔尼分析材料: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件:将来中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乾隆帝为何如此傲慢?乾隆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